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地方政府大数据治理:行动、挑战与应对

发布时间:2018-11-17 09:43:20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安全内参
导读: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9月,著名的《Nature》杂志刊登了一组BigData论文,大数据一词引起各国关注。大数据是指大小超出了典型数据库软件工具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这些数据不仅包括数字信息,也包括丰富的文字以及比文字更复杂的图片、音频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大数据10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9月,著名的《Nature》杂志刊登了一组“BigData”论文,“大数据”一词引起各国关注。“大数据是指大小超出了典型数据库软件工具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这些数据不仅包括数字信息,也包括丰富的文字以及比文字更复杂的图片、音频和视频信息。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来源多元、生产速度快、复杂多变等特征,其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需要用先进的计算方法和技术才能实现。2011年,咨询行业巨头麦肯锡公司发布《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报告,宣布“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推动各国竞相实施大数据战略。2011年11月,英国政府发布数据研究战略政策,2012年3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公布“大数据研发计划”。2012年5月,联合国发布《大数据开发:机遇与挑战》报告,阐述了大数据带来的机遇、挑战和应用价值。大数据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数量之大,而且在于通过数据整合与分析,可以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大数据亦是政府治理的重要战略资源,必将带来政府治理模式和治理工具的变革,推动服务型、透明型、责任型、绩效型和协同型政府建设。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数据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媒介,具有催生治理模式创新的效果。”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强调大数据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提出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以.cn注册的域名超过331万,政府网站19868个,经过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已突破17.58万,政务头条号74934个。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由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产生的数据呈指数级增长,推动各级政府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背景下,政府治理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静态走向流动、从精细走向精准、从单向度走向协同。

地方政府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践行者和国家治理能力体系创新的前沿开拓者,也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大数据给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创新和治理能力提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给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创新和治理能力提升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已有研究很少关注地方政府大数据治理问题,也没有对地方政府治理所需要的数据进行专门分类。为此,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治理所依据的大数据来源并对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地方政府的大数据行动面临的挑战和主要应对举措。

二、地方政府大数据治理:来源与分类

现有研究更多地把关注放在政府数据上,但政府治理依据的数据不限于政府自身产生的数据。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也没有对政府治理数据的来源与分类进行具体回应。实际上,政府治理数据的来源有两类:一是政府内部或政府与外部主体互动产生,并由政府收集的数据;另一类是由政府外部主体产生,由外部主体或者政府收集的数据。根据大数据是来源于政府内部还是政府外部,本文把地方政府治理大数据分为政府数据和非政府数据。

(一)政府数据

“政府数据是政府机构在实现运营目标的过程中生成、收集、维护、管理和拥有的数据。”政府本身就是一个数据帝国,其数据的主要来源有三类:业务管理数据、民意社情数据和物理环境数据。业务管理数据既包括由政府从下级部门和各类社会组织通过上报形式收集、以被动接收为主的内部管理数据,也包括工商、税务、教育、交通、医疗卫生、民政、公安等部门在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如各项审批、监管留存的数据。这些数据是政府在业务往来和对内对外管理与服务过程中产生、收集并储存的数据,体现政府的业务信息活动。民意社情数据不仅包括政府部门通过向公民、社会组织、企业等用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等方式收集的数据,也包括政府与公民互动中产生的数据。例如,我国统计部门的人口普查数据、公安部门的摄像头数据、政府各部门自已调查或委托第三方调查的数据等都是政府主动收集的数据,而市长信箱、公众留言、市民热线、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则是政府与公众互动中产生的数据。

截至2018年6月,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公安、团委、交通、司法等部门,开通了政务微博和政务头条号分别达17.58万个和7.49万个,其中三成网民使用线上政务办事。这些互动渠道产生的数据量巨大,认真归类、分析和处理,将是政府重要的治理资源。物理环境数据主要由政府部门通过在固定和移动物体上加装传感器自动收集传递的各类数据。如2011年,美国在全国2000多辆大巴车上安装了传感器,把汽车沿途地点收到的温度、湿度、露水、光照度等数据,传到国家气象中心,用以更精确地预报天气。这些数据对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预测自然现象、探索大自然规律、促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非政府数据

非政府数据是主要来自于居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产生的数据,既包括居民个体、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市场主体产生的数据,也包括居民之间及居民与企业、社会组织之间互动产生的数据。居民个体数据如婚姻状况、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工作所在地、交税情况、消费记录等,在保证数据安全情况下能够给不同领域的政府部门提供管理所需要的信息。企业和社会组织数据如美国制造业产生的数据比美国政府产生的数据多一倍以上,新闻、银行、医疗、投资、零售业产生的数据也可和政府相提并论。2017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针对工业大数据的应用指出:“鼓励企业通过挖掘和分析客户动态数据,创新研发设计模式,实现个性化定制。”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80.3万个,增长速度较快,这些社会组织产生的数据也在高速增长。这些由企业和社会组织产生的数据,对政府准确预测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制定经济社会管理政策及对企业和社会组织实施有效管理、提高质量服务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地方政府治理对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回应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