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正文

垃圾造富:昔日卖废钢成首富 如今互联网创业迎春天

发布时间:2019-08-09 15:17:18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新京报 举报
导读:(原标题:垃圾造富:昔日倒卖废钢成首富 如今互联网创业迎春天)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工业化的车轮加速时期,倒卖废旧钢铁成为一种积累财富的手段,拾荒者们带来了最早的致富故事。而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临之后,年轻的创业者们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新鲜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原标题:垃圾造富:昔日倒卖废钢成首富 如今互联网创业迎春天)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工业化的车轮加速时期,倒卖废旧钢铁成为一种积累财富的手段,拾荒者们带来了最早的致富故事。而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临之后,年轻的创业者们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新鲜的想法、互联网的思维和涌入的资本。

形形色色的人物过场。垃圾分类回收行业,亦有江湖。

如果循着垃圾处理这条产业链而去,各个环节看似不相干的人物,都能归在“回收”的大主题下:有一天挣一百块钱的底层拾荒者,也有被称为“京城破烂王”的拾荒老板和百亿身家的超级富豪,更有自称“废二代”用互联网技术做垃圾回收的年轻创业者。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工业化的车轮加速时期,倒卖废旧钢铁成为一种积累财富的手段,拾荒者们构建了这个行业最初的粗疏脉络,带来了最早的致富故事。而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临之后,年轻的创业者们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新鲜的想法、互联网的思维和涌入的资本。

直至今年夏天,垃圾强制分类政策的推广,让这个群体再次走到聚光灯下。全新的政策环境下,他们的人生或是衍变出了不同的版本,或是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垃圾造富:昔日卖废钢成首富 如今互联网创业迎春天垃圾回收也是一门生意,也有一套产业链。图1为商贩在小区内收购废品(新京报记者 朱玥怡 摄)。图2为废品回收人员将收来的废品送往收购站。图3为回收站内工人在分拣各种塑料瓶。?????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视觉中国

拾荒江湖:有人日入百元,有人做到“破烂王”

8月的一个中午,位于朝阳区一处街道的环卫中心正忙着当天第一波垃圾集中清运。拾荒者陶宇(化名)熟练地在一袋袋卸下的垃圾里翻找,短短一小时,他有了丰富的战利品:两袋堆了半人高的塑料瓶、三包废纸。

陶宇来北京三年了,零碎打工,时而拾荒,拾荒一天能赚100块钱左右。

下午,陈阳(化名)将自己收货的棕色厢式货车停在了路边。他在半年前亦从拾荒做起,靠着骑三轮,挨个小区翻垃圾桶,如今攒钱做起了类似拾荒“中介”的角色——拾荒者和周边居民将攒下的可回收物资卖给他,他再运到五环外卖给回收站。他每天开着货车往返京郊和城区,上午7点到11点、下午2点到6点停靠在路边相对固定位置,打开货车的车厢侧门“开张”。

陶宇中午一小时的成果卖了七块七毛钱,他从兜里掏出二折皮夹,将那几张纸币还有几枚硬币塞进去。陈阳在一边传授着自己的生意经:“要有三轮车,每天晚上5点到10点就能捡出一百块钱。”

送走陶宇,陈阳开始忙了起来,来卖废品的人排起了队。他的回收生意是“自家人”经营,小姨在车厢里摞着一叠叠废纸板,并将其他垃圾简单分类放好,父亲骑三轮去周边回收,忙不过来的时候留下来帮忙。

塑料瓶六分一个,易拉罐八分一个,燕京啤酒瓶两毛钱,陈阳快速过着手里的瓶子,嘴里做着简单加减,靠在树上专用来放塑料瓶的编织袋,很快已从半满堆到近满。对陈阳来说,最值钱的废品是铁,“铁就像我们的黄金”,根据铁种类不同定价有差异,最贵的废铁他卖出过一公斤30元。

在民间拾荒者构建起来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中,过去人称“京城破烂王”的杜茂洲曾做到了大老板,是陶宇和陈阳们的再上一级。

杜茂洲原是四川巴中的一名小学代课教师,和家人依靠每月22元的工资勉强度日。1989年,为了还清家中多年欠债,33岁的杜茂洲抱着淘金的想法来到北京。在度过最初一段举目无亲、寻工无着的日子后,他托了老乡帮忙,去一家垃圾场捡垃圾。

那是1989年的秋天,杜茂洲第一次进入位于焦庄的一处垃圾填埋场。“一下子就高兴得不得了”,曾在老家做过无线电维修的杜茂洲看到垃圾场里丢弃的收音机、录音机等电器,难掩兴奋,这些电器他经修理即可卖钱。“那时觉得垃圾场像个聚宝盆。”

开始捡垃圾后,杜茂洲一天就能赚回老家一个月的工资。令他记忆犹新的是,当时人们再生利用的观念较淡,在垃圾场里还能捡到大块废弃的铜铁,“如果只捡铜,每天能卖一百多块钱,在当年相当于大学教师的月工资了”。

捡了两年垃圾后,杜茂洲即将家中欠下的六千元债款还清,这让巴中老家的人刮目相看。后来,经过当时环卫部门负责垃圾场管理的工作人员王维平许可后,杜茂洲带动巴中数百同乡进驻了北京的垃圾场。他们每月人均能在垃圾山上捡出1500元的收入,已算当时的高收入人群。

2005年,杜茂洲的公司“北京茂洲学琼物资回收有限责任公司”在通州成立,杜茂洲获得了“拾荒者公司化运营第一人”的评价。也在这一年,他登上了央视《新闻会客厅》节目,讲述自己捡垃圾十五载的经历。

垃圾造富:昔日卖废钢成首富 如今互联网创业迎春天驾驶三轮车收了满满一车废纸等废品的个体废品回收人员。

废旧物品回收成就的“首富”们

事实上,在杜茂洲登上央视之际,他的一些同行利用垃圾生意积累起的原始资本开始寻求新的机遇。

2004年1月份,厦门首富林秀成旗下的福建三安集团总部迁至厦门,进军电子行业。林秀成早年从事钢铁贸易,倒卖废钢铁边角料,依靠钢铁贸易的可观利润,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告诉新京报记者,废钢铁收购在废品收购中普遍存在,这个现象从市场经济开始就有了。

林秀成日后接受采访时透露:“原来我起步时做五金厂、钢铁厂,这些都是非常粗笨的产业。原来生产一吨钢材需要投入十吨的进出运输量,能源消耗实在太大,我感觉这类产业前景不大。”

如今,三安集团已经是集光电高科技、光生物科技和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多元化企业集团。2018年年报显示,三安集团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310.58亿元。

2018年的胡润百富榜中,三安集团林秀成、林志强父子以330亿元财富登榜,排名79位。

在林秀成与三明钢铁厂开始合作之前几年,方威于1973年在沈阳市东部的汪家镇出生。这位日后创办了辽宁方大系、争议与关注不断的年轻富豪起家之路,亦与转卖废钢相关。

在新京报记者走访中,方大集团沈阳炼焦煤气有限公司、方大集团抚顺炭素公司的多位员工向记者证实,方威最初在辽宁抚顺收购废铁,再转卖给当地的钢铁厂。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