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移动互联 > 正文

蚂蚁战大象 马云与郭台铭豪赌新制造

发布时间:2020-10-20 02:03:11 所属栏目:移动互联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随着阿里新制造的亮相,「蚂蚁与大象」之争似乎到了揭晓答案的时候。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继苏宁、软银之后,阿里再次成为了股东的提款机。

10月9日,鸿海精密在阿里巴巴股价突破300美元之际选择高位套现,通过子公司Foxconn Ventures(富士康创投控股)卖出了63万股阿里巴巴ADS,总交易金额达1.86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5亿元)。

这其实并不是富士康第一次对阿里进行减持。仅在2019年,鸿海就抛售了6.7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截至目前减持总额达8.6亿美元。根据公告,这次高位套现后,富士康手中仍握有63万股阿里巴巴ADS,持股比例为0.02%。

很难想象如今和阿里「互动」频繁的郭台铭,曾经与马云吵的不可开交。

二人结缘于2007年的阿里第二届电商大会,马云在会上率先对郭台铭发难,「富士康是制造业的大象,阿里要用很多蚂蚁推翻你」。

带领富士康成为「代工之王」的郭台铭自然容不得这样的挑衅,他当即质疑道「蚂蚁怎么可能推翻大象」?

虽然这番唇枪舌战之后没有分出输赢,但富士康却在发生「蚂蚁与大象」争议的当年就斥资2.7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入股了阿里,一路持有至今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随着阿里新制造的亮相,「蚂蚁与大象」之争似乎到了揭晓答案的时候。

2016年10月,马云在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其中,新制造意味着数字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深度重构,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个性化和定制化。

在「蚂蚁与大象谁会推翻谁」的问题上和马云有过争执的郭台铭,在新制造的问题上也和马云持不同意见。

在2018年中国IT领袖峰会上,郭台铭表示马云提出来的新制造其实是他给加上去的。这还不算完,他还举了两个例子来反驳马云。

「如果李小加要水喝,在手机上一按就能出一瓶水吗?当然做不到,还是得有实体经济」。

「刚才我上厕所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在排队,很多人来跟我拍照,还有人问我:你还亲自来上厕所啊?建议以后主办方给我们安个互联网管子,以后直接就传到华大基因去了」。

郭台铭的态度通过这两个例子体现的十分明显,在他看来实体经济才是重中之重。「新制造就是现在的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互联网不是万能的,最终要落地到实体经济」。

对于这套观点,郭台铭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IT领袖峰会后,他就马不停蹄的在各个城市之间奔走,甚至为此推掉了李嘉诚的饭局,只为跟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宣传他的工业互联网理念。

郭台铭会这样做自然是有原因的,这些动作其实都是在为即将上市的工业富联做包装,他希望用工业互联网概念淡化工业富联身上的代工色彩。

就在郭台铭四处站台为工业富联「增光添彩」的同时,马云悄悄向富士康开了一枪,在内部启动了新制造项目。

2020年9月16日,被阿里藏了三年的新制造项目「犀牛智造」,终于在杭州揭开了神秘面纱。

无论是马云言犹在耳的新制造,还是由蒋凡担任公司法人和董事长,都足见阿里对「犀牛智造」的重视。

简单来讲,犀牛智造其实是阿里运用云计算、IoT、AI等技术为工厂进行赋能,实现数字化升级的载体。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犀牛智造已经为200位淘宝天猫商家、主播等提供了生产服务。

测试结果显示,高度数字化的犀牛工厂能够承接更多个性化、小规模的订单,同时又可以保持低成本和高效率。犀牛智造能缩短75%的交货时间、降低30%的库存,甚至减少50%的用水量。目前犀牛工厂可实现100件起订,7天交货。

要了解犀牛智造,其实还需要了解另外两个不可或缺的信息。一个是它的目标是什么,据官方透露犀牛智造旨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化制造基础设施,让商家像使用云计算一样使用犀牛智造;另一个则是马云在2016年提出新制造概念时,曾表示未来机器吃的不是电,而是数据。

综合以上的信息来看,阿里的新智造目前的最大特点就是「快」。

这个快的体现是基于阿里在电商上的经验做到提前预测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提高效率。犀牛智造目前取得的成果也对这点进行了佐证,它的合作伙伴以阿里擅长的服装品类为主,应用后工厂的库存、生产周期也得到了缩减。

换句话说,戴上了阿里光环的犀牛智造,虽然官方给出了目标,但落在实处却是模糊不清的。

首先,如果仅是借助自己在电商上的优势,通过预测需求来提高工厂的效率,那阿里的新制造上和58同城在分类信息上做的事其实是一样的。这固然起到了提高效率的目的,但这个结果并不是只有阿里能做到,京东、拼多多都可以。

而且相比于其他细分领域的制造业,服装行业的难度相对较低,宣称要做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赋能者的阿里,能否将在服装上的经验移植到其他行业也是个疑问。

其实阿里在其他细分行业上曾有过先例,只不过并不成功。

2016年,阿里云与徐工集团合作搭建了中国工业云平台「徐工工业云」;2017年又和光伏企业协鑫达成合作,双方约定将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打造协鑫光伏切片智能工厂。

不算顺利的结果说明阿里虽然依靠电商在服装行业上的优势,对服装制造业进行赋能,但迁移到其他行业并不容易。

其次,阿里在新智造方面扮演的角色是运动员还是裁判员,或者兼而有之需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