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Kris Wu动了谁的蛋糕?

发布时间:2018-11-11 20:57:03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号音乐先声(nakedm
导读:原标题:Kris Wu动了谁的蛋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号音乐先声(nakedmusic),作者:Livia,编辑:范志辉,钛媒体获授权转载。 11月6日,吴亦凡度过了自己的第28个生日。这也是他在离开Kpop圈回国后度过的第5个生日。 和往年

“他们都有套路的!他们用VPN!他们买好多好多账号给机器人刷榜!无耻至极!”于是还懵圈的外国人恍过神来,开始全面清查数据分析是否有机器操作。接下来短短几天内,事情一直峰回路转:先是A妹经纪人一波让人到现在还摸不着头脑的戏精操作,再是《Antares》正式于国内平台发行后迅速在iTunes掉出前列,媒体直接出稿称其被iTunes美区下架,最后竟然又由A妹经纪人本人在ins上长篇大论一通,证实这压根不是事实。

A妹经纪人INS内容

A妹经纪人INS内容

回顾整个过程,除了在事件爆发之初对“机器人刷榜操作“心存疑虑时做出相关报道以外,西方主流媒体还做了些什么?经过翻阅外网资料后,音乐先声发现,主要有两个方向:对整件事情的客观梳理和对“打榜”行为的理智探讨。

针对《Antares》在过去两天内曾突然掉榜的现象,Variety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当《Antares》于11月2日上线美国iTunes时,中国国内并未发行,可能是因为团队希望能在吴亦凡11月6日生日当天发歌的策略安排。那么这就构成了一个典型的供需情景:美国的供给满足了中国的需求。理所当然,当中国市场已经有了这种供给之后,受众就不再对海外平台有这样的需求。

Variety评价

Variety评价

反观国内,事发几日依然热度不减,可挂在首页的、转在朋友圈的全是一边倒的负面表达,在其中起到主导的便是音乐圈和媒体圈的极端反映。华尔街新闻说这是《吴亦凡的面子》,网易新闻说《吴亦凡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水军”的力量》,凤凰娱乐索性直接开喷《吴亦凡,你把脸丢到了国外!》……

事实上,打榜文化在整个亚洲音乐产业都不罕见,也是圈层文化的典型互动方式,不料却收获如此评价,吴亦凡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Kris Wu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说起这次Kris Who风波,不得不提起一个人:出生于1995年的内地脱口秀演员池子。11月6日,池子就该事件发文称:“来,我善良一回,我提醒吴亦凡的粉丝,你们这么刷榜,他永远不知道自己音乐什么水平,没办法进步,为了他好,别刷了。”此后,因为微博被吴亦凡粉丝要求道歉的言论攻陷,又“发表声明”称“我哪里做错了你们要我道歉。”

Kris Wu动了谁的蛋糕?

池子的前后两次发言其实代表了绝大多数路人“路转黑”的过程。这里面存在着双向的沟通障碍:粉丝群体无法说服路人去理解“打榜”和“刷榜”的含义区别,因此路人不会接受海外打榜的性质;路人无法理解粉丝维护偶像的群体心理,继而更加深化了“饭圈即邪教”论。

先天性抵触“饭圈”概念的,其实更多来自独立音乐人圈和他们的音乐受众。在此次事件里,还要包括把hiphop带成国内近主流潮流文化且自己也已经有了一定规模饭圈的一众rapper。唱衰的理由很简单:大家认为吴亦凡和这张《Antares》实力根本做不上第一位,可偏偏打着“华人之光”名义被粉丝捧上神坛中心无所遁形,丢的是整个中国音乐圈的脸。

其次便是部分对饭圈文化反感的音乐行业从业者。事实上,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音乐产业模式和音乐审美都深受欧美影响,业内人士们更是对欧美制定的市场规则(包括各种榜单等)有着超乎寻常的信任度。

在大家都默认了欧美音乐市场代表这个行业的绝对标准和要求后,竟然有东亚粉丝群体撕裂了这层距离、破坏欧美制定的玩法规则,大部分人对此觉得非常不安:欧美制霸音乐市场,榜单本是他们的游乐园。中国作为一个新玩家,还没能正式拿到邀请函呢——偏偏这时,有人出高价弄到了一张入场券。怎么办,他们会不会觉得我们不懂规则,觉得我们都是土包子、暴发户?以后组队的时候会不会不带我们玩了?

除此之外,更多的便是压根没有听歌的网友群嘲心理。与本届网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毗邻的韩国:同样是高度发达的娱乐环境,以及有点匪夷所思、热血沸腾的粉丝文化产地,面对Kpop的出口,全国国民表现出了高度统一的支持态度。

前有Wonder Girls,后有CL,,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BTS的实力与运气——这些姑娘作为Kpop出海的先锋无一不曾深深受挫。然而,深谙饭圈之道、号称每十个人里就有一个跟娱乐圈打交道的韩国市场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群嘲现象,反而高度关注、欢迎她们之后的回国发展。作为打榜文化的起源地,这些K-pop的门面们就没有粉丝在欧美排行榜力图争取一席之地吗?相信答案是肯定的。

到目前为止,讨论Kris Who风波的多是批判粉丝丢人的,鲜少有客观评价专辑质量的;多的是嫌弃自己作为华人一员被代表的,鲜少有赋予走出舒适区的流量歌手文化自信的。

而所谓的“流量原罪论”错了,背锅的不该是流量,而是实力的不足;“流量原罪论“也没错,站在最吸引人眼球的位置就要做好被当作标杆的觉悟,业务能力和吸金能力不匹配反而会导致市场秩序的倾斜、失序。

直到现在仍然在抠“打榜”和“刷榜”字眼的,不如学习iTunes、Spotify等一众西方流媒体去思考:僵尸粉已经被证明并非属实,而亚洲发达的粉丝文化最终确实以这样的方式闯入了主流音乐市场之中。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评判如此应援的操作方式呢?这是否应该被视作欧美各大榜单系统核算方式的漏洞,还是更应该正视具备高参与度的粉丝们给音乐市场带来的活力与消费前景?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