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后知识付费时代,得到与知乎殊途同归

发布时间:2018-11-25 01:09:57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公众号Yourseeker(y
导读:原标题:后知识付费时代,得到与知乎殊途同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公众号Yourseeker(yourseeker2018),作者:曾翔,钛媒体经授权转载。 我 15 年去罗辑思维实习的时候,它刚下定决心准备转型,要在内部孵化一个内容产品。 之后有了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原标题:后知识付费时代,得到与知乎殊途同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公众号Yourseeker(yourseeker2018),作者:曾翔,钛媒体经授权转载。

我 15 年去罗辑思维实习的时候,它刚下定决心准备转型,要在内部孵化一个内容产品。

之后有了带我们调研需求、策划形式、挖掘选题的前辈。再之后罗老师说,这个产品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帮用户挑选出散落各地、存在于精英头脑、还没有被充分发掘的优质内容,然后讲给他们听。

再之后,关于得到和内容付费的事情就众所周知了。

现在回想,当时作为第一批实习生的我们,实际是在尝试定义“得到”这个产品,定义何谓“优质内容”。大家能够做到最好的,莫过于让产品最高决策人的想法真正落地。

罗辑思维的“知识付费”初心

在微信公号生态盎然的 2015 年,手握大笔流量、痴迷于电商变现的罗辑思维已经开始谋求转型,新的方向是“知识运营商”。

“知识”大家都了解,但是“知识”怎么“运营”?这个市场有多大?壁垒能做到多深?价值体现在哪里?诸多问题之前无人解答。

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就是自己揽下所有复杂的事情,把运营做得足够重、足够细,然后才能给用户提供通用且简单的服务。

罗辑思维这家以内容起家的公司,陡然试水更硬核、更专业的“知识”领域,看上去有点冒险。更何况,它要把苦活、脏活、累活全留在自己手里干。

关于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策,罗老师讲过一个不错的故事。故事的核心有二:一是迎合新兴的中产阶级,二是打破行业原有的“伦理底线”。

那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个美国人——亨利·卢斯。他接连创办《时代》周刊、《财富》杂志、《生活》杂志、《体育画报》几本刊物,收获了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金斯的一句评价:“亨利·卢斯办的杂志,对美国人性格养成的影响超过了整个美国教育制度的总和。”

如果要对其一生事业做个最精炼的总结,那可能是:为新兴的中产阶级生产一本新闻周刊。

在亨利·卢斯的时代,美国社会处于剧烈变动时期,最突出的一点是城市化迅猛发展。

亨利·卢斯 1920 年毕业,1923 年开办《时代》周刊。1920 年是什么时候?那一年美国城市人口终于堪堪突破 51%。换句话说,这个国家跨过了城市化的边界点。

城市化意味着什么?进城的人有了更丰富的生活,更好的基础设施,更光明的前景。但是,所有人也必须直面更为激烈的挑战。

也就在 2013 年左右,中国城镇化率突破 50%,来到了类似的历史分叉点。与此同时,自然也涌现出一批新兴的中产阶级。

这些新兴中产阶级极具共性:焦虑、充斥欲望、有上进心。

为什么城市化会带来这样的改变?原因有二:

第一,大家的博弈环境变得极其复杂,每天面对信息爆炸和多维度的竞争,焦虑自然而然产生;

第二,纸醉金迷的生活就在眼前,没有人不想拼命地往上爬,于是,欲望再次被放大。

又焦虑,又有欲望,这就是新兴的中产阶级。

罗辑思维认为,服务好这批人将是一个大机会。

但是如何做好这种“知识服务”?传统的解决方案简单粗暴。要么,生硬地把信息、新闻塞给他们,毫不考虑用户体验和接受度;要么,过分迎合人性的底层需求,将原始欲望刺激得淋漓尽致。

得到试图从提供桌边谈资开始。

在那个阶段,罗老师给还没诞生的得到下了一个挺有意思的定义:药妆店。你可以在这个店里买到治疗焦虑的“药”,或是用来塑造个人形象的“化妆品”。

得到的“互联网出版商”之路

得到找到了一个值得解答的好问题。但是,它选择了怎样的解决方案?或者换句话说,为什么目前看起来,得到的确选择了正确的方案?

这要从传统出版行业的积弊已久讲起。

对传统出版商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品牌,他们通过培养记者和编辑团队来搭建内容生产体系,借助广告商投放来维系品牌的生命力,这种模式的核心是:掌控渠道。

后知识付费时代,得到与知乎殊途同归

来看上面这张图,读者和出版社之间的一个重要接触点是品牌。为了打造(并维持)品牌的调性,出版商需要好的内容生产者;而为了养活内容生产方,他们需要广告主的补贴。

在维持这个平衡的同时,出版社只需要掌控完整的分发渠道(比如印刷厂、送货卡车)就可以实现特定地理区域内的“信息”垄断。

通过内容生产方和付费广告商维系品牌,再引导读者冲着自己的品牌来消费内容,这就是传统出版商的活法。

而一旦渠道崩解,大家逃不开“死亡螺旋”。

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出版商之所以日渐低迷,是因为文字(信息)已经完全可以脱离书籍这种物理载体,实现零边际成本的分发和传播。这样一来,和广告绑定在一起的报纸、书刊再也留不住去别处消费时间的人。

于是新的信息分发平台借势而起,比如早期的浏览器,后来的新闻客户端和社交媒体。

这个时候出版商们真的就没机会了吗?

不尽然。尽管新的内容平台攫取到用户大多数的时间,但其上的信息实在太过冗杂,获取特定内容的效率极低。对更深度内容有需求的读者不堪其扰,而有能力生产专业内容的 PGC 玩家也无能为力。

这时候,以问题这个高价值 use case 来连接内容生产、消费两端的 Quora、知乎出现得恰到好处。而传统出版商们,是否也能切下一块蛋糕呢?

至少得到做到了。

它的模式有点像“互联网时代的出版商”:通过为头部 IP 提供内容运营和基础设施服务(类似于 Amazon 为商家提供 AWS 服务),直接对接内容的生产和消费方,不再依赖广告商的供养,转而从每笔交易中抽成。

就像下图这样:

后知识付费时代,得到与知乎殊途同归

这是互联网时代出版商的新活法:吸引头部 IP 留在自己的平台,跳过广告主,然后号召读者们冲着这些个人品牌去阅读。

如果我们把“出版”这个词的定义放大,不再局限于文字,那么所有的视频、音频平台都有主动寻找(甚至培养)自带流量的 IP 的趋势,这可能就是互联网时代出版商的终局。

人们并非为“知识”,而是为信息商品付费

在泛信息、通信和娱乐行业中,人们消费的不是实物,而是“信息商品”。如何理解知识付费行业及其价值?我认为先得弄明白“信息商品”的定义。

现谷歌首席经济学家哈尔·瓦里安对信息商品有过非常精彩的论述,可以总结为三个主要特性:

1)它是一种经验商品。你必须对其有过接触,才能知道它究竟是什么,究竟怎么样;

2)它非常讲究规模效应。固定成本相对较高,但再生产的边际成本很低;

3)它的本质是一种公共产品,普遍具有非竞争性,且很难实现排他性。

我们来逐一解释。

信息商品是一种经验商品,也就是说,消费者是基于经验购买的。他们必须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质量如何,才能决定是否并且愿意花多少钱来购买。

但这里有个 bug,一旦让顾客完全“知道”,再向他们收钱就太晚了。因为对信息商品来说:知道了就等于消费了。

所以,一方面不能预先让顾客完全“知道”,另一方面又要让顾客知道一点什么,以便吸引他们购买,这就要求生产方掌握“透露”的尺寸和技巧。

瓦里安为此提出了三套经济学方案。

第一是预览。信息的生产商一般会提供机会让顾客浏览产品,比如传统书店的开架售书,互联网产品的限时免费。而有调查表明,提供预览能够将销售额提升三分之一左右。

第二是借助从事评价业务的主体,由他们把优质评价展示给潜在消费者。这在娱乐行业尤为普遍,比如豆瓣评分、网易云音乐热门评论。

第三则是借助声誉,换言之,打造 IP。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接受明星的代言产品,而对于泛信息产业来讲,对品牌以及声誉进行投资也很有必要。

信息商品非常讲究规模效应,这是由其成本结构决定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供给方和需求方同时存在规模经济。

而关于公共产品的问题,需要重点解释两个概念,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指个体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个体可获取的消费量,而非排他性则意味着个体不能阻止其他个体的消费。这类公共产品的例子很多,比如国防。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