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过劳时代:为何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疲于奔命?| 36氪领读

发布时间:2018-12-24 07:11:44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36氪
导读:原标题:过劳时代:为何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疲于奔命?| 36氪领读 关注并标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阅读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联网商业 ━━━━━━ 周末早,不知不觉,2018已经接近尾声了,相信很多小伙伴在年初都立下了读书的flag,现在你的读书计

事故后发现,卡车司机由于疲劳驾驶而意识蒙眬,事故发生当时已经睡着了。2003年5月,津地方法院认定运输公司的两名运营管理者要求肇事司机进行了超负荷工作,“不顾自身肩负改善司机劳动条件的责任,轻易让其从事超负荷工作,责任重大”,,对二人做出了缓期执行的有罪判决。

我们曾在第三章谈到2005年4月25日JR西日本宝冢线(福知山线)的快速列车出轨事故。大众媒体的报道指出,导致这起JR历史上最严重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安全管理不到位。

司机由于驶过站台造成延误,为了挽回时间而超速行驶;公司对司机采取了高压管理政策;公司为了和阪急铁路争抢客源,制定了过度高速化且无任何预留时间的铁路时刻表;未安装最新式的列车自动停车装置(ATS-P)以防超速。

在公司民营化后,实行了优先利益、忽视安全的经营体制,等等。上述事故所涉路段原本叫作福知山线,由于与阪急铁路的宝冢线并行,JR西日本公司也将其称作宝冢线,借此加大宣传效果。从这一点便可看出公司是多么沉迷于追逐利润和争抢客源。

在JR西日本大阪分部制定的2005年度“分部方针”中,“赚钱”被列为首要目标,至于安全问题,则被其明目张胆地放在了次要位置。

谈到工作时间与事故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事故发生的前一天,司机从下午1点半一直工作到夜里11点左右。在事故当天,他于上午6:05完成出勤点名,并于6:48准备开始工作。

据说在电车出发前通常要花30分钟进行“出区检查”,以便确认车内环境和机器状况。也就是说,事故当日司机刚刚上过夜班,然后又从早上6点多一直工作到事故发生的上午9:18前后。

JR西日本公司为了提高利润并与其他民营铁路竞争速度,将停车和运行中的预留时间压缩到了极限,这不仅是这次发生事故的宝冢线所独有的现象。

最近更要求司机严格遵守定时驾驶,并以平时容易误点的列车为对象,一年内多次勒令其以秒为单位汇报延误情况。不得不说,这次的事故正是这种优先速度、严守时间的运行方式导致的。

过劳时代:为何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疲于奔命?| 36氪领读

《过劳时代》

作者:森冈孝二


作者介绍


森冈孝二(1944—2018)

毕业于香川大学经济学部。日本经济学家,关西大学名誉教授。长期担任“大阪过劳死问题联络会”会长,推动了2014年日本《过劳死等防治对策推进法》的制定。

研究方向为股份公司论、企业社会论和工作时间论。主要著作有《企业中心社会的时间结构》《日本经济的选择》《弄虚作假的财务结算》等。

米彦军

出生于1970年,现任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日本思想史、日语词汇学。主要著作有《德富苏峰的右翼思想研究》《解说平遥》(译著)、《日本新地方财政调整制度概论》等。

内容简介


从欧洲到美国,从日本到发展中国家,人们曾经期待的“休闲型社会”并未到来,“过度劳累的时代”却开始了。为何生产力在发展,人们却越来越疲于奔命?物质享受越来越丰富,业余时间越来越少。其根源在于社会结构还是个人心理?贫富差距、交通安全、性别歧视……过劳现象折射出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

本书从全球化、信息技术、消费社会、管制放松等角度,分析了过劳背后的社会动向,指出现代人的普遍心理特征,并介绍了荷兰、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为解决过劳现象而作出的尝试。关西大学经济学家森冈孝二以大量数据、详实案例立论,集十数年研究成果之大成,为我们披露过劳时代的实貌。

如果看完想要了解更多书上的内容

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抢先阅读这本《过劳时代》

标星36氪,每天获取圈内最新资讯

成为进阶互联网人

过劳时代:为何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疲于奔命?| 36氪领读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过劳时代:为何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疲于奔命?| 36氪领读

一个卓有成效的leader,不可能是好好先生 | 36氪领读


过劳时代:为何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疲于奔命?| 36氪领读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