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腾讯视频这部潮流文化纪录片,为什么“两极分化”?

发布时间:2019-12-14 20:54:26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李北辰
导读:副标题#e# 科技自媒体 / 李北辰 就在今年,仿佛忽如一夜,所有人都知道了什么是潮鞋。就连我身边一位常年穿皮鞋的朋友,都开始问我:为什么穿aj和椰子鞋就是潮?为什么Supreme要那么贵?侃爷是谁? 我无法准确回答,只能试着告诉他:夹杂在市场逻辑和精神角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腾讯视频这部潮流文化纪录片,为什么“两极分化”?

科技自媒体 / 李北辰

就在今年,仿佛忽如一夜,所有人都知道了什么是“潮鞋”。就连我身边一位常年穿皮鞋的朋友,都开始问我:“为什么穿aj和椰子鞋就是潮?”“为什么Supreme要那么贵?”“侃爷是谁?”

我无法准确回答,只能试着告诉他:夹杂在市场逻辑和精神角落之间,潮流领域本就存在着一定的灰度,如今随着商业渗透速度的变快(最典型的就是球鞋和潮牌),灰度面积有可能正在变大,由于缺少某种文化认同,就会让如你这般被“反向引爆”的普通大众,觉得“潮流=时尚=潮牌”。

那潮流的真正意涵是什么?最近腾讯视频推出的一部名为《我们的浪潮》的纪录片,尝试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

腾讯视频这部潮流文化纪录片,为什么“两极分化”?

但有趣的是,不同于大多数纪录片的“老少咸宜”,从前三集的反馈看,《我们的浪潮》存在一定程度的观看门槛,不同人群被门槛隔开,造成了对其评价的两极分化:有人觉得“看两遍才看懂”;有人觉得“太酷了”,直抵心灵。

在我看来,按照“跨越难度”的依次递进,这道门槛由三层构成,而当你成功跨越这“三重门”,也就可以回答“什么是潮流”。

1

最浅表一层门槛,和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有关。

与传统纪录片常用的侧写式拍摄与旁白叙事不同,按照官方说法,《我们的浪潮》是以嘉宾介入式的亲身体验参与到拍摄,节目邀请国内潮流达人作为体验者,代表年轻人的身份和视角,前往全球多个城市,成为一场派对,一个妆容,一次运动的切身实践者,最终呈现潮流与青年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情绪和故事,这种“介入式”的纪录片形态,委实挑战了一般纪录片的观看惯性。

腾讯视频这部潮流文化纪录片,为什么“两极分化”?

而再往前,更大的挑战,涉及大众对潮流文化的理解。

在社会功能上,无论是通过滑板,潮牌,美妆,造型,潮流文化实则是年轻人寻求身份认同的某种捷径,不同圈层的凝聚力,能让“我们”迅速分清彼此。忘了是哪位社会学家说过,人性中总有两股相反欲望:跟别人一样,以获得安全,跟别人不一样,以获得差异,当它们纠缠在一起,就诞生了“潮流”——只跟一小部分人一样。

这种纠缠更多体现在自我建设过程中的年轻人身上。毕竟在某种心照不宣的意义上,无论是通过滑板,潮牌,美妆,造型,还是派对,潮流文化的一大本质是反叛,是年轻人对这个由成年人掌权的世界的文化进击。

最典型的隐喻,就是第二集中年轻人对Southbank的地盘争夺,Southbank是英国滑板标志地,但当地政府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想把这里推倒重建,本地滑手正试图用他们手里的滑板,保卫这块地方。

腾讯视频这部潮流文化纪录片,为什么“两极分化”?

而也正是由于潮流是年轻人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反击,他们必须为此倾注大量研究和学习的时间成本,发展出一套颇具门槛的价值体系。就像在成衣世界中,成年人基本垄断了对“时尚”的解释权,年轻人们聚在一起,也试图获取对“潮流”的议事权,他们有共识,也有纷争,但不管怎样,这种与主流价值体系的错位,当然会让很多人在看纪录片时感到疑问——毕竟,在很多普通大众还将Supreme读作“super me”的大背景下,很难苛杂大众对潮流文化的背景知识了解多少。

但在我看来,前两层门槛都不难跨越。

2

真正难以跨越的,是第三层门槛。那就是,如果你不是片名中的“我们”,并且还抱有偏见,那么就永远不会理解,什么叫做“你眼中的光怪陆离,就是他们心中的天经地义。”

事实上,在全球化时代,年轻人很容易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潮流文化(比如在《我们的浪潮》第二集中,在贫瘠的非洲一隅,同样闪烁着街头文化),滑板,潮牌,美妆,造型,派对,都是年轻人完成“自我价值确认”的发声器,以及分众时代宣告“我是谁”的文化途径。因为在Z世代的观念里,这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确认自己: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做出与之相配的行为。

当然,身为一个死理性派且无趣的成年人,我知道,从脑科学角度来讲,由这些行为组成的所谓“青春岁月”,就是大脑其他部分都已经发育好,只有额叶皮质还没成熟的人生阶段,额叶皮质负责理性,控制和决策,大概要等到一个人20多岁时才能完全成熟——换句话说,Z世代中的许多人,都是“判断力跟不上感情”的动物。

而这也让他们获得了某种只属于这个年龄的特权,他们可以贪婪地吸收,狂妄地反抗,去享受这个年龄段的所有事物,其中也包括错误。就像科学作家万维刚所言:“额叶皮质的成长,给了你一个自己通过后天因素决定自己是个什么人的机会。你要做的不是让它赶紧长好,而是用各种经验去塑造它。你经历的每一次情绪波动,每一个高兴或者悲伤的时刻,做出的每一个正确或者错误的决定,都在训练你的额叶皮质。它需要成功的鼓励,也需要失败的反馈。”

不过,在由成年人掌权的世界,这往往意味着不被理解。年轻人试图彰显的态度,总会显得与大众价值取向格格不入。譬如《我们的浪潮》第三集中出现的那些浮夸的妆容,它当然有违传统,挑战了很多人的观感底线,但我觉得这些妆容,只应该,也只可能出现在年轻人的脸上,这些妆容,就是片中人物寻找自我的一段必经之路。

腾讯视频这部潮流文化纪录片,为什么“两极分化”?

从这个角度,去滑板,去涂鸦,去做变装皇后,去夜店里喝一宿,与和陌生人聊一晚上不着边际的话,都是年轻人寻找自己的过程,归根结底,潮流就是关乎年轻人如何成为自我的过程。

嗯,片中的年轻人在寻找自我,但对于许多中年观众来说,他们也许已经找到了自我,也许已经不再找了。总之,这种与青春有关的隔阂,让一些人觉得这部纪录片与己无关。

3

而如前所述,观看《我们的浪潮》的过程中,一旦跨越了上述“三重门”,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年轻人,更好地理解潮流文化。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