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解读一个新IBM的平台战略:云、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21-01-11 06:02:09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上图为 IBM董事长及CEO Ginni Rometty ) 现在,一个新IBM正在浮出水面。在IBM的2015年财报上写道:“今天的IBM已经不仅是一家‘硬件、软件与服务’公司,而转型成为一家认知解决方案与云平台公司。”在公司100多年的历史上,IBM第一次称自己是一家平台公

IBM GTS(全球技术服务)部门和GBS(全球商业服务)部门都推出了针对混合云环境的技术与商业咨询服务。IBM在2016年一季度收购了Bluewolf,这是一家顶级Salesforce云合作伙伴和咨询集成服务商。通过收购Bluewolf等,IBM进入了Salesforce和Workday等新一代云服务咨询与集成业务。


有趣的是,进入混合云业务不仅没有削弱IBM的IT服务业务,反而带来了更多的订单。2015年,GTS有70个服务合同超过了1亿美金,其中每10个合同中就有7个是混合云相关。截止到2015年底,IBM共有超过1210亿美金的技术咨询服务合同订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保证了IBM每年100亿~130亿美金的自由现金流和高达近50%的整体业务毛利率。


随着IBM大数据分析、Watson认知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云平台的不断进展,将为IBM Cloud带来源源来断的企业级云生态。IBM云市场则广泛连接第三方SaaS应用生态,加上IBM自己多种的云服务,能为企业、开发者和IT及业务管理者提供广泛的应用选择,从而不断强化IBM云的粘性。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初IBM收购了天气数据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的B2B、移动和云业务。该公司运营着全美第四大移动APP,每天处理超过260亿次的用户请求,每天还要分析来自4000万手机、5万架飞机和30多亿个天气预报参考点的数据。这些不仅为IBM带来了自然天气数据,更重要的是The Weather Company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云平台,IBM可以在其上开发、测试和试运营超大规模的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服务,待成熟后再向外发布。


自我颠覆的平台型商业和创新模式


解读一个新IBM的平台战略:云、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

(上图为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


在2016世界Watson大会上,一位Cognos Analytics的讲师在讲座中对台下几乎满场的观众说,由于产品的功能过于丰富,也不知道在座的每一位到底需求哪一种功能,于是就一股脑地都介绍一遍,请大家根据需求自取。虽然台下的观众会心一笑,但这并不是孤立现象,而反应了IBM在从传统的线性商业和创新模式向网状的平台型模式转变的大趋势。


由MIT平台战略峰会的三位联席主席Geoffrey G. Parker、Marshall W. Van Alstyne、Sangeet Paul Choudary联合撰写的2016新书《平台革命》中强调,复杂的网状价值与信息交换是平台型模式的最主要特点,其次是自助式平台用户模式。类似于Uber和Airbnb,平台里的价值和信息从来都不是线性的,而更多是广播式的网状传播,具有并行、并发、分布式、超大规模等特点。而平台模式下的创新,也是开源、开放、与生态合作伙伴的协同创新。


以IBM的大数据云服务为例,这个云数据服务体系中既包括基于开源CouchDB架构的托管云数据库Cloudant,也有囊括7种流行开源数据库MongoDB、PostgreSQL、Elasticsearch、Redis、RethinkDB、etcd、RabbitMQ等的Compose,还有IBM自己基于云端的数据仓库dashDB、DB2、数据迁移工具DataWorks等。这些服务既有云服务版本,也有本地部署的Local版本,可以说种种功能应有尽有,但也令人眼花缭乱。


IBM一方面增强了GTS、GBS、IBM研究院、IBM开发中心等部门的技术力量和专家数量,另一方面在每一种产品与服务中都加入了自助式功能,此外还把Watson的虚拟助理、机器学习及自然人机交互等引入整个IBM云平台中,以帮助各类人群迅速掌握和使用云服务。特别是Watson的机器学习能力,可以自动化地帮助用户完成各种云资源的调配、协调、配置、优化与管理等工作,再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极大简化了云服务的消费和使用过程。


而在研发创新方面,平台型的创新模式就更加明显。IBM Watson集团的首席科学家周伯文介绍说,在把Watson的能力进行工程化和产品化的过程中,IBM研究院还在同时进行着Watson的基础性科研,一旦形成科研成果就会马上发表学术论文,因此就会出现这边产品还没开发完,那边的学术论文已经公开发表了的情况。这种几乎没有商业秘密的研发,是平台型模式下的最新产物。


而Watson作为一个还在发展中的人工智能体系,在实际应用时还需要现实世界的大数据作为建模和优化基础。Ginni在2015年财报中说道,以Watson为代表的认知系统不同以往任何一种计算体系,因为它不可在事先被程序所定义,而是通过学习现实世界里的数据、信息、知识、经验等而自我发展。因此,Watson的工程化与产品化就必须与外部生态打通,这就是Watson健康、Watson物联网、Watson金融、Watson教育等等泛生态业务的来源。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在首届世界Watson大会上接受采访时说,“认知计算不是一个孤立的技术,不能孤立于任何其它常规的技术和商业环境。”在更广泛的领域,Watson被用于公益性、无商业收益的项目,比如在中国的绿色地平线项目主要把Watson用于空气质量预测与管理、化石能源的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优化与管理等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领域,而Watson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也得到了自我发展。


在平台型开源开放式创新模式下,IBM的“护城河”在哪里?竞争的壁垒又是什么?其实很简单,这就是IBM积累了多年的深厚的行业经验。因为基于Watson的认知解决方案都是针对特定商业应用场景的端到端完整链条,这与过去ERP、CRM等可单独产品化的软件形式完全不同,因为Watson是需要嵌入到商业流程中的云服务。


当然,与ERP、CRM产品不同点还体现在Watson提供的不是明确答案或返回明确执行结果,而更多是扮演顾问咨询的角色。与Ginni同台演讲的嘉宾中有一位来自日本东京大学医药科学研究所人类基因中心的Satoru Miyano教授,他介绍说该中心一位患者得了骨髓增生异常,这是与白血病或骨髓癌类似的疾病。之前经过血液专家的会诊与治疗都没有效果,已经几乎被判为绝症。后来在2015年7月引入了Watson辅助医疗分析,通过基因数据分析以及相关文献研判,10分钟内得出了新的结果。专家参考了Watson的分析结果后发现了新的基因突变,从而改变了治病方案并最终挽救了这位患者。


所以,Ginni Rometty一直强调Watson能创造一个增量的智能决策市场,这个市场到2025年将达到2万亿美元规模。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