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正文

世界经济大变局下的中国风险与对策(中)

发布时间:2019-11-23 10:11:54 所属栏目:访谈 来源:财新网
导读:(专栏作家 张俊伟 特约作者 郭智) (接“世界经济大变局下的中国风险与对策(上)”) 相关各方的利益诉求和可能反应 (一)相关各方的应对策略和备选行动 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相关各方的应对策略和可能采取的行动也大不相同。初步分析,大概有

  (专栏作家 张俊伟 特约作者 郭智)(接“世界经济大变局下的中国风险与对策(上)”)

  相关各方的利益诉求和可能反应

(一)相关各方的应对策略和备选行动

  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相关各方的应对策略和可能采取的行动也大不相同。初步分析,大概有如下几方面:

  1.调整自身,适应中国产业崛起

  中国经济崛起给美、日、德、英、法等发达工业国带来巨大的调整压力。这些国家有可能会采取如下措施来缓冲调整压力:

  (1)消除对华贸易的持续逆差状态。道理很简单,持续逆差意味着国内需求外流和失业增加。失业增加不仅会拖累本国福利体系,还会对劳动者技能积累、潜在经济增长带来长期的潜在影响;还会影响到企业投资和专业技能的积累,潜移默化地侵蚀企业的长期竞争力。而要消除贸易逆差状态,其可诉求的政策措施主要有:推动本国货币贬值或要求人民币升值;要求中国扩大市场开放(如放开政府采购准入),为其优势产品和服务提供空间;参照国际通行水平,要求中国普遍或有重点地降低关税税率,等等。在这里,币值调整是“普适性”地减少进口、增加出口,并不显著改变进口结构;而扩大市场开放的措施主要是中国增加对新产品、新服务的进口;调降重点行业关税的措施针对的则是特殊产品和特殊产业的进口,属于典型的结构性措施。

  ( 2 )淡化产业调整的负面冲击。结构调整必然是“有得有失”。对于收益增加产业来说,扩大投资、增加雇员,自然不难;但对于利益受损的产业来说,要裁撤员工、淘汰设备、关闭企业则通常面临多重压力,甚至还会因为矛盾持续积累而引发社会动荡。要对冲产业结构调整的负面冲击,其可诉求的政策手段包括:“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推动解决产业政策外溢问题(如“产能过剩”外溢问题);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平滑就业转换;培育和强化对优势行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等。

  (3)消除制度性因素影响,为本国产业争取公平竞争环境。政府经济职能、国有企业的规模和地位、反垄断政策、研发政策、信贷资金供给是塑造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体制性因素。中国与发达工业国在上述领域存在的显著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成本—收益结构,并影响到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假定两国间市场开放度不同,那么,市场开放度低的国家, 就可以依托更高的市场壁垒,充分发掘本国市场潜力,借助规模经济效应摊薄研发成本和管理成本,显著增强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反过来,国际市场的开拓,又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市场规模,使其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开展研发,改善产品和服务;就是借助上述良性循环过程,国家间产业分工的天平向保护程度高的国家发生倾斜)。从发达工业国的角度看,要巩固和强化产业竞争力,首先要消除制度性因素的影响,为产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要达到上述目标,可以有两个努力方向:一是牢牢把握规则制定的主动权,督促中国向“国际规则”靠拢。正像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强调的那样:“中国正想给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确立规则。这会给我们的工人和商业带来不利……我们应该来书写规则,我们应该来定义游戏规则”;二是在难以完全改变中国的前提下主动向“中国模式”靠拢以缩小“制度落差”。前者的政策手段有:推动WTO改革,力争确立更加有利于自己的新规则并要求中国遵守新的规则;把中国排除在各类多边协议之外,通过将“中国问题”“个案处理”来保持战略主动;借助20国集团(G20)会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平台,联合就某些突出问题(如“过剩产能”问题、 “产业补贴”问题、开放“政府采购”问题等)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调整现行政策;而后者的政策手段则集中表现为科技、产业政策的高调回归。具体如德国经济和能源部于今年2月发布的《国家工业战略2030》。德国发布该份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与工业利益相关者一道,努力确保或重夺所有相关领域在国内、欧洲乃至全球的经济技术实力、竞争力和工业领先地位”。为此,德国确立了十个优势产业领域(分别是:钢铁、铜及铝工业,化工产业,设备和机械制造,汽车产业,光学产业,医学仪器产业, 环保技术产业,国防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增材制造),明确了主要的政策方向(强化德国在工业技术,特别是在关键技术和突破性创新方面的主导能力;保持工业增值链的闭环性,使增值链的所有部分都存在于德国;进一步强化德国的优势地位,在德国优于其他国家的领域要开展赶超进程;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鼓励龙头企业进一步发挥其引领作用等)。德国奉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一直强调自由竞争的重要意义。这份工业战略明确提出要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引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德国政府立场的转变。

  (4)加强对特殊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确保新兴战略性领域的优先地位不被侵蚀。去年以来, 美、日、欧等经济体纷纷出台(或修订)法律,加强对外资收购的审查以确保对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控制权。具体如:2018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权限,修订了外商投资风险审查程序,并针对中国做出了专门的规定;12 月,德国通过《对外贸易和支付法案修正案》,将欧盟外资金对德国敏感领域企业的并购审查门槛从25%降低到10%(敏感领域涵盖IT安全、发电站、供电网、医院信息系统、航空、金融、铁路交通以及软件工程等)。2019年3月,欧盟通过了欧盟外资审查框架法案,限制外资对关键领域的并购以防止关键领域的技术外流;5月,日本财务省、经济产业省和总务省宣布修改《外汇及外国贸易法》,在IT、通信等多个行业加强了对外商投资的安全审查,等等。

  2.遏制中国、打压中国崛起

  出于种种原因,有一些国家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强大起来。在上述国家中,首当其冲的是世界头号强国美国。随着美国把中国定位为“挑战我们利益、经济和价值观的对手”,美国对华战略也逐步转向“全面遏制”。从遏制、打压中国崛起的角度看,美国等国有可能采取如下措施:

  (1)强压中国平衡贸易,削弱中国经济动能。中美贸易严重失衡的局面是由多重因素共同推动形成的。首先,美元是世界货币。要满足各国(包括中国)不断增长的对持有国际交易媒介和价值储备的需要,需要美国维持国际收支逆差的局面;其次,由于意识形态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对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对华出口设立了许多限制,而中国也对开放金融、电信、传媒、高等教育等领域心存疑虑。当前,为了履行对选民的承诺,特朗普政府强烈要求改变贸易严重失衡局面;并且,压缩贸易逆差局面也是削弱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重要一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美国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进口关税,对特定产业启动贸易救济措施,要求中国增加对美国产品的政府采购,要求中国对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自我设限”,要求中国保持人民币币值坚挺,以及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等。

  (2)引导外资离开中国,在经济上隔离中国。总体上看,中国承接的跨国公司转移产能附加值相对较低。即便美国采取鼓励措施,这些工作也不可能返回美国。要解决失业问题,美国只能在创造高附加值工作机会上下功夫。但对于中国来说,外资大规模离开则会削弱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收益(如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优质工作岗位的流失等),给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冲击。因此,从美国角度看,引导外资离开中国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行为。为了引导外资离开中国,特朗普可能采取的措施有:多层面(技术、安全、金融等)拉升中美冲突的强度,显著提高跨国公司供应链管理风险,诱导跨国公司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转移出中国,把两头在外的生产、装配环节转移出中国,把敏感而又尖端的研发、创新活动转移出中国;而跨国公司调整产业链的活动,又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企业)的调整和外迁,由此削弱中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增加中国产业升级的困难。

  (3)防范、阻遏中国高科技发展,在科技上隔离中国。近段时间以来,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防止美国在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的最新科研成果流向中国。具体如:限制华人科学家参与关键领域的研究;限制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限制中美科学家间的交流活动;限制中国公司收购美国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对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出口管制;在制订国际产业标准方面排斥中国等。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也在出台措施,收紧对外资并购的安全审查。已经有人断言,美国正在发起一场旨在围堵中国的“科技新冷战”。

  (4)迫使部分国家“选边站”,孤立中国。在设定议题、设立行为规则、确立技术标准等方面,美国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不仅如此,美国还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队、遍布全世界的政治盟友。为了遏制中国,美国不仅可能,而且必然会滥用自己的影响力,通过操纵反洗钱、反腐败等议题,对不听话的国家、企业或个人进行打压;同时对听话的国家、企业或个人在国家安全、市场准入、个人政治前程上给予扶持,迫使部分国家加入“美国阵营”。具体如:在“一带一路”问题上攻击中国给相关国家带来“债务陷阱”;抹黑中国与一些国家正常的经济交往;滥用美国司法,运用长臂管辖对相关企业和个人发起制裁;利用情报优势,要挟相关人员配合美国的决策等。

  (5)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挑起冲突,为中国发展增添麻烦。具体如:支持台湾分裂主义势力,搅局南海局势,高调门攻击中国政治制度,威胁中国的粮食、石油、关键原材料供应安全,强化所谓“安全同盟”以防范、遏制中国等。

  3.抓住中国崛起带来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拓展了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了抓住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中国家有可能采取如下措施:

  (1)填补“世界工厂”空位,力争成为“新新兴经济体”。一些国家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充足的劳动力。为了抓住跨国公司新一轮产能转移的发展机遇,上述国家可能会积极寻求加入由发达国家主导成立的“高标准自贸区”,在强化身份认同的同时,通过改善硬件软件基础设施,努力把本国打造成跨国公司新一轮产能转移的目的地。

  (2)用好“中国机会”,加快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发展增加了对粮食、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同时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带来了大量的直接投资。这些都是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要利用好“中国机会”,相关国家可采取的措施包括: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引入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机构的开发性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吸引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充分发掘双方的合作潜力;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加强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等。

  (3)利用发达国家的援助和资金,加快本国经济发展。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引发了强烈国际反响,美国、日本已显著扩大政府援助类资金的规模以加强与中国的争夺。以非洲为例,非洲已从被发达国家“遗忘的角落”转变成为大国力量角逐的新舞台。大国竞争的加剧,客观上丰富了有关国家开发性资金的来源。有关国家也会权衡利弊加以利用。

  应当看到,中国实力的上升也引起了部分周边国家的防范和猜忌。一些国家采取“大国平衡”战略,主动加强与美国及其他大国的合作关系,以维持“战略均势”。这种“经济上合作、政治上防范”的战略,不可避免地会对上述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相关各方的行为方式

  面对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不同国家所处位置不同,面临的约束条件也千差万别,各国为达到目的实施政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1.集体行动vs单独行动

  如果存在明晰、有效的解决冲突的规则,冲突双方就会通过诉求国际规则来解决冲突和分歧。反过来,如果没有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且部分国家具有类似的利益诉求,则上述国家就有可能采取集体行动。但集体行动需要集合团体的力量,这会引导相关国家聚焦在解决共性问题上。采取集体行动可以有效增加谈判力量,推动问题更快得到原则解决。但在达成新的协议后,如何根据新的规则最大程度地实现国家利益,则要看相关各国如何把握机会、调整自己了。如果集体行动失败,相关国家也可能“组团”采取单边行动,通过达成新的排他性行为规范(如自贸区协议),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

  如果某种新型冲突超出了国际规则的覆盖范围,并且冲突仅限于两国之间,双方就会选择单独行动,通过双边谈判协商解决问题。如果问题不能通过谈判得到圆满解决,一国就有可能通过采取单边行动强迫对方做出回应,从而达到新的利益平衡点。

  2.单一手段vs复合手段

  如果相关方把问题聚焦在经济问题上,“就经济论经济”,并把解决问题的工具放在经济手段上,那么双方就容易找到利益共同点,并求得问题的解决。

  如果相关方的着眼点不限于经济目标,则会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势,综合利用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等政策工具,打“组合拳”以求得最大的综合利益。即便仅仅着眼于经济目标,相关方如果在经济手段之外还有别的政策手段,他们也会综合利用各种手段以求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3.主动应对vs被动裹挟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规模、地区影响力的差异,有的国家是世界的头,有的国家是地区的头,还有的国家处在多种矛盾的交叉点上。面对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上述国家自然敏感,自然会认真考虑自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通过主动谋划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还有一些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处于“边缘地带”。这些国家自身经济规模小,国际影响小,虽然拥有特殊的国家利益,但更多情况下会采取“追随战略”,被动地跟随其他国家的战略选择。对上述国家而言,做出最终决策的依据,不仅有经济利益的考虑,还有政治因素(站队)的考量。在许多时候,政治因素甚至要大于经济考量。(未完待续)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