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建站 > 正文

智能转型,只是“机器替人”吗

发布时间:2020-08-23 14:28:05 所属栏目:建站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最近,浙江桐乡不少企业家手机里多了一个微信群——建群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方便对优势、主导制造业进行智能化诊断,包括化纤、纺织、服装等,人数少的群里,也有30多位企业家。桐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投资科科长沈斌透露,群里还有智能化改造服务公司,这些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最近,浙江桐乡不少企业家手机里多了一个微信群——建群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方便对优势、主导制造业进行智能化诊断,包括化纤、纺织、服装等,人数少的群里,也有30多位企业家。桐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投资科科长沈斌透露,群里还有智能化改造服务公司,这些公司通过“线上诊断”与“线下推进”结合,给出行业解决方案,并梳理需集中攻克的问题,这些均由政府买单。

  此前几个月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复产速度很快,销售额逆势上扬。分析原因,是它们几乎没怎么停工,主要都是提前布局了智能化流水线的企业。

  一场疫情,让“智能转型”成了一大批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心头大事。

  为提升效率而转

  智能转型“转”什么?

  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机器替人”。比如在玻璃纤维行业,以前包装、搬运等像蚂蚁搬家一样,都需要人工完成,其中拉丝环节最为密集。记者去了浙江桐乡的巨石集团,智能制造基地车间里,人少机器人多。有些环节,一台机器比二三十位工人效率更高。少数的工人干什么?实时监控智能控制中心的数据。“以前,公司需要不少抄能耗表、抄工艺参数的人,现在相关数据自动采集,并用来实时分析生产波动和设备预警。”巨石集团信息技术部总经理于亚东介绍,现在3000多种标准化生产工艺都在各个设备上,人工只需调取、选定相关参数,便可生产。

  但减少多少人,在不少企业主看来,显然不是智能化转型最终目的,关键是产品生产的稳定性高,效率提升,自然收益就更大。

  于亚东告诉记者,以前的玻璃纤维成形工艺,一旦有作业波动,必须依靠有经验的技术专家来,人工分析优化窑炉温度。如今,可以根据原材料成分含量的差异,自动调整温度,更好地将原材料熔化成玻璃水,后道工序拉丝机的开机率,也因此由92%提升到了97%以上——关键是,一个百分点就是近千万产值。

  印染行业也是类似。以前,印染调色依靠打样师傅的经验和眼力,师傅每次遇到新的料子都会剪下一块,记录配方,慢慢有了自己的“小本本”,即便是如此老师傅,碰到有些颜色,也许两三天都调不出。现在,浙江丰林染整有限公司经过智能转型,将颜色的相关数据存储在数据库里,可以自动调取,小剂量调配,非常精确。调色工艺因智能化得以标准化,保持了生产稳定。

  参与全球竞争合作,是长三角一体化使命之一。纵观长三角,除了数字经济领先的浙江外,上海综合优势突出,江苏制造业发达,安徽创新活跃、生态资源良好。也正基于此,长三角制造业也正更“智能”。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智能制造发展主要聚集在四大区域,其中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智能制造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三省一市智能制造类试点项目数量占全国总量近四分之一。

  类似的案例,尤其在纺织印染、服装箱包、五金工具等传统行业,都能找到。

  转就要坚定地转

  当下节点谈智能转型,已非左顾右盼之时,要克服“不敢转”“不会转”“不能转”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有企业信息技术负责人感慨:“最早信息技术部门不被理解,被大家认为是修修电脑的部门。”理念不改,智能化也无从谈起。

  巨石集团的智能化转型中,也是从“不认真”到“较真”。于亚东记得,公司智能化起步时,难度也不小,推广资源计划软件需要与各部门对接梳理,在测试环节很多人不重视,以为那只是信息部门的事情,其他部门只要配合就好。但系统真正上线后,有订单备注在发货环节不显示,这才让各部门意识到“不认真”的后果,最终只得抓紧调整。现在,不少部门非常较真,随时会主动提出技术诉求。

  嘉兴市蒂维时装公司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当时,在总经理沈卫国力推下,公司上线一体化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却几乎遭到了所有员工的排斥,理由是数据有了痕迹,让员工感觉被监控。

  沈卫国坚持转型,他不断说起在国外考察某服装智能工厂的情节,工厂生产不间断,依靠的仅是一位工程师和几位工人。以前,不少同事认为他只是在“讲故事”,如今大家都感觉到了——公司逐步智能转型后,生产主要利用第三代无缝编织机,被称为“服装行业的3D打印机”,在员工减少约一半情况下,今年的订单量相比去年提升了一成。前段时间,疫情影响让复工复产受阻,但公司业绩很快增长,而且生产投入持续加大,就连卖给公司机器的日本设备商都觉得不可思议。

  智能转型的实践越多,就会发现还能做更多。浙江丰林染整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自元,至今对一次欧洲考察经历记忆深刻——他到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座印染工厂,旁边有葡萄园,还有不少人居住。让他惊讶的是,和大多数人对印染工厂周边的印象不同,那里不仅没有什么味道,工厂的热水和蒸汽还供给居民使用,了解后才得知,是处理技术提升,大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产业集群须抱团转

  道理大家都懂,但这些年来,不少传统制造业企业就是没转型。多地经信部门都调研过,发现许多企业对智能转型总有顾虑,比如担心耽误订单和生产,不过,这场疫情让企业主直观地看到了智能改造后的竞争力,纷纷动了心思。

  但下决心转型也一时没方向,怎么办?靠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带一带,也许是一种路子。

  还是在浙江桐乡,在智能制造方面布局较早的新凤鸣集团,专门剥离出智能化服务公司,从服务自己到服务整个行业。记者见到新凤鸣集团首席信息官王会成当天,智能化服务公司正好搬到桐乡数字小镇。业内不少人看好这种模式——一些高校虽有相关技术,但对于行业不甚了解,往往事倍功半,而行业龙头剥离出的服务公司,对于痛点是什么、目前解决到什么程度,无疑比外行清楚。

  王会成告诉记者,他和团队已将数据二次开发,开发分析模型,用以辅助企业根据原辅料价格,预判市场上哪种产品需求旺盛、哪种产品利润更高,指导生产及时改批换产,以最大化利润。

  最近,像新凤鸣集团一样,帮助行业内中小企业转型的,越来越多。位于台州椒江的杰克缝纫机公司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副董事长郭卫星说,这是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过程。工业互联网中,要真正触及行业痛点,必须由行业前沿企业领衔,同时行业内中小企业参与其中,不断沉淀资源和持续开发,互相促进。当前,杰克缝纫机公司正推动用户端与厂商大数据互联,形成涵盖缝制企业生产要素、业务流程的共享云平台。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