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正文

郭光灿院士谈量子争霸:靠“游击战”胜不了美国

发布时间:2019-12-31 18:51:30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网易科技
导读:副标题#e# 采访 | 章剑锋 撰文 | 崔玉贤 编辑 | 章剑锋 出品 | 网易科技《科学大师》栏目(ID:tech_163) 郭光灿院士是一个健谈的人,而且语气充沛,嗓门敞亮,尤其是在聊他的专业量子科学的时候,对《科学大师》记者的问题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这位 77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采访 | 章剑锋

撰文 | 崔玉贤

编辑 | 章剑锋

出品 | 网易科技《科学大师》栏目 (ID:tech_163)

郭光灿院士是一个健谈的人,而且语气充沛,嗓门敞亮,尤其是在聊他的专业——量子科学的时候,对《科学大师》记者的问题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这位 77 岁的老人,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

在中国的量子科研领域,郭光灿具有不小的代表性,他属于量子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科学家之一。2003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中国量子科学领域产生的第一批院士,当时总共才选出了两位。

在量子领域,郭光灿做了很多事情,用大白话来讲,是极能 " 折腾 " 的一位科学家。

郭光灿院士谈量子争霸:靠“游击战”胜不了美国

1980 年代初,他开始转向量子光学,1981 年公派出国访学,后来有一次参加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光学会议时,郭光灿深感中国在这个方向落后太多,人家已经搞了二十年,基本理论都弄清楚了,国内学术界却还在质疑量子光学发展有无意义,采取闭门拒之的态度。郭光灿说,他当时的一个想法就想着一定要回国把量子光学发展起来。

1984 年回国,郭光灿的一个举动就是组织召开首届全国量子光学会议,没有钱,他向学校争取了两千元经费。不能自由办会,他就游说中国光学学会,搭一个便车,挂靠在他们的学术会议上开。为了发展量子科研,他甚至还给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写信,争取钱老的支持和声援。此后,他又以一人之力,在国内率先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本《量子光学》教材,开设了第一门《量子信息》课程。

郭光灿喜欢用坐了 20 年冷板凳、很孤独等话来形喻自己的科研历程,选择在当时还是冷门的量子科学,没有人搭理,也就意味着没有研究经费,揭不开锅。在老朋友、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吴令安眼里,郭光灿是一个头脑活络的人,为了发展科研,很会跑门路。他早年曾找过两类十分要害的机构寻求合作,一类是银行,一类是部队,认为量子信息在这种机构当中会有市场,结果有得有失,银行没谈成,部队上的业务关系倒是建立了。

郭光灿记得,自己新创建的校级开放实验室破格参加中科院信息领域的院重点实验室的评估,被评为第一名,获每年 350 万元经费的支持,很快地被正式批准为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据该实验室官方资料:这是中国量子信息领域第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得到资助后,郭光灿第一个选择是搞量子密码研究,因为他判断这对国家有用,以此再拿量子密码去向相关机构继续化缘要钱,拿到新的经费之后,他开始重点布局与量子密码相关但又别有天地的量子计算机科研,尽管当时还没有人重视这个。就这样把量子计算机研究开展起来了。

他说," 否则我根本没法活。"

有趣的是,在搞量子科研的过程中,郭光灿还被指斥是在搞伪科学,在他们中国科技大学本校内,就有一些物理系的老教授曾经联名致信校长,对郭光灿的科研工作加以反对和批评。

郭光灿的坎坷,在 2001 年得到舒缓。这一年,经过四次申请碰壁之后,说服了几个关键的委员,郭光灿从科技部 "973" 项目中申请到了一笔 2500 万元的研究经费,中国 973 项目第一个 " 量子通信和量子信息技术 " 课题于此时也正式成立,郭光灿担任首席科学家。

《科学大师》记者注意到,在这个课题组名单中,除了领衔的郭光灿,还有当今另外两位量子科学领域的院士:一位是 1980 年代与郭光灿同时在美国访学的山西大学教授彭堃墀,一位是如今在量子领域炙手可热的科学家潘建伟。他们当年也在其中分别担任了课题负责人。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随着全球形势的变化迁移,量子科学逐渐变得热门起来,人们开始发现和正视它包含着的可被挖掘的潜在价值点。现在这已经是一项国际间的科研竞赛,量子科学也被中国政府放置到了国家科研战略需要重攻突破的高度。

但《科学大师》记者在采访郭光灿院士之后也发现,在量子科学家之间,实际上对中国量子科研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仍存在一些分歧。量子通信当前无疑是舆论瞩目的明星项目,中国也被认为在这方面是走在了国际前列,具有领先性。不过郭光灿也提出,真正应该重攻的是量子计算机,而不是量子通信。他很担心在量子科研方面中国出现路径选择失误。

" 其他的量子技术也有用,也会逐步用到社会上,但和量子计算机相比,没有颠覆性的作用," 郭光灿说," 我现在不是担心我们实验室的事,我担心我们国家的方向要是偏了,我们就贻误了一个颠覆性新技术的发展。"

10 月 23 日,谷歌公司宣称,他们用时 13 年,已经在量子计算器上实现了 " 量子霸权 "(通俗来理解,即指量子计算能力和效率上可以做到绝对碾压传统计算机)。据报道,他们的量子系统只用了 200 秒完成一个计算,而同样的计算用当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 Summit 执行,需要约 10000 年(据新智元等媒体)。消息一经披露,学界震动,中国的量子科学家也对此抱以肯定和欢迎的态度,认为这是 " 新技术时代即将到来的曙光 "(量子科学家潘建伟语)。这种形势,似乎也应证着郭光灿对于量子计算机重要性的看法。

为量子科研奔忙了大半生的郭光灿,孩子却没有跟着一块进入物理专业,而是另往计算机软件专业的领域另谋发展去了。因为打小就看到当爹的 " 挑灯夜读 " 的场景,留下了一种心理暗示。

" 很小的时候,半夜冷得要死,合肥冬天又没有暖气,看我还在看书,还在那儿冻着,他说我不要像我爸那样累,搞物理太辛苦了。我也不强求他。" 郭光灿说。他这一代人,成长期中刚好遇到 " 文革 ",有十年时间没能继续学习,等到运动结束,一种心态就是自我催促着赶紧补课,抢回时间。他说自己是赶上时代的尾巴,拼命抓住了机会,而和他同时代的很多人,在时代浪潮卷裹中,沉没下去的、不成功的也有很多," 我二十二岁大学毕业,耽误了十年,正是最黄金的时候 "。

一," 量子霸权 " 不会很快实现

《科学大师》:谷歌近期公开宣称他们已经实现 " 量子霸权 " 了,您作为量子科学家,怎么看这个事?

郭光灿:谷歌研发的这个量子计算机,是在很短时间里可以针对性地解决那样一个相应的问题,而不可能在所有时间里处理任何问题都行,他们还不能实现常态化的、长时间的运算能力,相干时间就那么短,所以有争议,人家说你这到底是不是霸权 ? 你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超过我,但我解决别的问题能力可以超过你。不过虽然有这种争议,但它证明起码量子计算机的科研是往前走了,这是一个进展。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