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正文

大学第一课应呼应学生责任意识

发布时间:2021-05-21 17:47:49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互联网
导读:在开学演讲中,王恩哥校长送给北大新同学 8 个字: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提出新生要从管好自己的自行车做起。杨玉良校长则强调,大学不能沦为职业的培训所,大学

在开学演讲中,王恩哥校长送给北大新同学8个字:“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提出新生要从“管好自己的自行车”做起。杨玉良校长则强调,大学不能沦为“职业的培训所”,大学培养的学生要有对自己、对整个国家、对人类有责任感。校长们的演讲各有千秋,但主旨只有一个:培育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求学心态和社会地位已发生诸多变化,从昔日“天之骄子”转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者”。毋庸讳言,受急功近利思想和“专才”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片面追逐“热门”专业,重视专业及外语学习,忽视品行修养,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导致人才素质下降。这些显然不能适应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迫在眉睫。

人的社会地位往往与担负的责任成正比。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主人,肩负着重大的时代使命。作为知识阶层,大学生在学校承担学习的责任,走上社会承担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在国际交往和竞争中承担国家与民族的责任。由此看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只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更是关乎社会发展、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大事。担当这样的责任,需要培养其相应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首先应从小事着手,始于生活教育。这也是王恩哥校长提出新生要从“管好自己的自行车”做起的深意所在。这句话并无高深哲理,这件事也并不难做,从生活细节和简单规范中,我们可以体察到大学生的责任感。在校园日常生活中,杜绝不文明行为。

就深层次的教育理论而言,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迫切需要加强和改善通识教育。早在100年前,中国留美首位教育学博士郭秉文就倡导“通识教育”的理念,提出通识教育是“个体参与日常生活之准备”。1921年,他创办东南大学,提出著名的“四个平衡”办学方针:“专业知识与通识教育的平衡,人文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平衡,教育人才与教育设施的平衡,优质教育的国际和国内标准的平衡。”这一教育理念及其实践,不仅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而且推动了中国大学教育模式的变革,产生深远的教育影响。

当今国内大学教育模式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狭隘的“专才”培养模式向“通才”培养模式的回归。杨玉良校长强调:“纯粹地学习专业知识,并不能够保证你真正能够学好专业,有时反而会扼杀你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精神的基础。”演讲切中当今大学教育改革之肯綮,与宁波诺丁汉大学杨福家校长所倡导的“做人第一、修业第二”的博雅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