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移动互联 > 正文

7家公司受罚过百万 中小支付盯着巨头“捡漏”

发布时间:2017-10-18 06:16:20 所属栏目:移动互联 来源:投资者报
导读:今年虽未出现去年的千万级别罚单,但总罚款过百万元的公司数量却在增多,显示出行业的规范管理更着眼于细节,相关法规执行的更为严格。即便如此,相关机构对参与第三方支付业务仍旧热情不减 (原标题:7家支付公司受罚过百万 易票联居首杉德支付三接罚单)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今年虽未出现去年的千万级别罚单,但总罚款过百万元的公司数量却在增多,显示出行业的规范管理更着眼于细节,相关法规执行的更为严格。即便如此,相关机构对参与第三方支付业务仍旧热情不减

7家支付公司受罚过百万

(原标题:7家支付公司受罚过百万 易票联居首杉德支付三接罚单)

2017年10月16日消息,7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受罚过百万 易票联居首,杉德支付三接罚单

今年虽未出现去年的千万级别罚单,但总罚款过百万元的公司数量却在增多,显示出行业的规范管理更着眼于细节,相关法规执行的更为严格。即便如此,相关机构对参与第三方支付业务仍旧热情不减

投资者报

惩处一个、警示一片。近来央行对违规第三方支付机构频开罚单的举动将这一行业推向了台前。在监管的频繁“亮剑”中,如今想要找出一家未被处罚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然不易。今年虽未出现去年的千万级别罚单,但总罚款过百万元的公司数量却在增多。

《投资者报》根据公开资料统计,截至10月初,今年已有逾70家支付机构因违规遭罚,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为近年少见。其中7家机构受罚总额超过了百万元,多次受罚的公司也越来越多。同时,从公示的央行第四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决定可见,在已注销的24张支付业务许可证中,有约20张牌照在今年完成注销。

虽然市场对第三方支付背后的乱象和风险更加关注,但罚单并未浇灭投资者参与的热情。艾瑞咨询《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监测报告》显示,去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近80万亿元,同比增长近300%。一次次“曝光”中,市场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名字越来越熟悉,该行业将何去何从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

7家公司受罚过百万

易票联最多 杉德三次受罚

从去年轰动一时的易宝支付、通联支付、银联商务3家上千万额度的处罚,到今年较大的7家百万级罚单,第三方支付规范监管由极少几家大户为代表慢慢扩散到越来越多的中小户,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今年以来人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处罚范围不断拓宽,力度也在加强。

与去年相比,今年罚额较大的在百万级别,当中有数次受罚的,也有第一次被罚的。罚金最多的易票联支付总额最大,总计近534万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今年2月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易票联支付主要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规定、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被没收违法所得177.95万元,并处违法所得2倍355.9万元罚款。

而总部集中在上海地区的杉德支付、大千商务、便利通、润通实业、盛付通、迅付信息的罚款额从102万元到178.57万元不等。其中,大千商务、便利通、润通实业主要从事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而杉德支付、盛付通、迅付信息的牌照相对多元。盛付通的业务包含全国性线上/线下支付和预付费卡、人民币外汇结算牌照和小贷,杉德支付的业务包含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而迅付信息包含互联网支付(全国)、移动电话支付(全国)、固定电话支付(全国)、银行卡收单(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天津市)。

7家支付公司受罚过百万

公开信息显示,杉德支付今年已三度受罚。除了9月初公布的被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约34.91万元,并处以罚款人民币85万元,共计人民币约119.91万元的最大一笔罚款外,3月15日,央行给杉德的福建分公司也开出了罚单,原因是其“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对其予以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4000元,处罚款59万元。此前1月18日,杉德的大连分公司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未按规定报送可疑身份交易报告”被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给予行政处罚。今年5月17日,据中国支付网报道,杉德支付因违反央行公告,相关支付业务承接工作已逾期3个月。

记者一一采访上述7家被罚公司,杉德支付明确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访,其他公司或无回复或无法取得联系。

业内猜测,被罚公司的违规行为可能多与银行卡收单和预付卡业务有关。华东一位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管理者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统称第三方支付公司,但由于业务范围不同,个体的实际运营情况差异还是很大,有的愿意公示说明,有的则非常闭塞。”

据悉,央行自2011年5月起,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即支付业务许可证,先后分8批发放270张牌照,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受理、预付卡发行、固定电话支付和数字电视支付等7个类别(图一)。但由于同一个支付业务许可证可能包括几个细分类别,所以把细分类别加总后,许可证数量远远超过270张。

“自去年宣布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后,除了P2P是重点外,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业态之一,也比较受央行重视。由央行牵头的第三方支付专项整治的出发点还是出于对风险的考虑,根据各公司问题的多少和轻重,处罚金额有所不同。”在上述第三方支付管理者看来,行业专项整治主要针对“客户备付金风险和跨机构清算业务”和“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来开展,目的在于规范支付机构经营模式、清理整治无证机构、遏制市场乱象、优化市场环境。

从严规范

警示意义大过处罚

经历了之前的蛮荒生长时代,非银行支付业势必日益规范。

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已进入存量监管时期,央行一般不再受理新机构的设立申请,重点是做好对已获牌机构的监管引导。从吊销牌照的原因看,不同于以往主要针对互联网金融蕴藏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如今央行出手吊销牌照的理由多与业务操作违规有关。如多次违规转让、存在大量虚假商户、未实质开展支付业务、支付业务不符合标准要求、擅自转让以及违规挪用、占用客户备用金、侵害消费者权益等。

在央行对四批牌照做出续展决定后,有24家机构失去了支付牌照,市场上支付牌照的数量还剩下247张。央行将以续展工作为契机,对机构是否继续具备支付业务经营资质、所从事支付业务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进行审查。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