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优刻得(UCloud)欲抢“云计算第一股”,公有云是云计算未来吗?

发布时间:2019-06-21 03:43:34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DoNews
导读:副标题#e# 近期,优刻得(UCloud)在申请科创板的招股书中,披露了近年来的相关财务数据。其中,2018 年公有云收入10.11亿,占比85.15%;2017年公有云收入7.64亿,占比90.97%;2016年公有云收入4.72亿,占比91.43%。 长年关注云计算,笔者很乐意看到,在这个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近期,优刻得(UCloud)在申请科创板的招股书中,披露了近年来的相关财务数据。其中,2018 年公有云收入10.11亿,占比85.15%;2017年公有云收入7.64亿,占比90.97%;2016年公有云收入4.72亿,占比91.43%。

长年关注云计算,笔者很乐意看到,在这个重资产重投入的领域,终于有独立云计算公司申请上市,同时也对优刻得(UCloud)这组数据很有兴趣,业内探讨了好几年,公有云是云计算的未来吗?

公有云,到底是技术,还是商业模式?我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AWS公有云的推出,让亚马逊从一个已经走向平庸的零售商一跃成为科技板块中的宠儿。布局公有云的这10年,股价上涨了400倍,曾一度让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问鼎世界首富。

而市值达到历史新高,突破万亿美元市值的微软,其实在第三任CEO萨提亚·纳德拉上任以前,正在低谷徘徊。正是这位主管微软云计算部门22年的老兵,提出了“云为先”的战略方向,以及对公有云Azure的大力推动,造就了今天微软在云上的成功。

客观的说,在过去十年,全球科技和互联网行业所有的“奇迹”,都来自于公有云带来的商业模式变革。

公有云赛道,一直是成功者的阶梯

公有云的赛道其实是非常难跑的。2016年,科技巨头惠普关闭了公有云Helion。2017年,思科关闭公有云InterCloud。可见AWS和微软的杀出重围,并不是偶然。

首先从市场空间上看,Gartner预测,2019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将从2018年的1758亿美元增长17.3%,达到2062亿美元。可见,公有云依然是一个高速成长的市场。

尽管,我们习惯于将2006年当作AWS正式推出的时间点,但AWS在起初的几年当中其实并不成功,开始也只有一些中小企业和互联网公司采取了公有云的模式。但很快,这些选择了公有云的公司,通过高弹性的云服务,获得了业务速度的飞涨,也因此引来了众多科技巨头的关注。在2010年前后,IBM、VMWare、微软和AT&T等巨头纷纷推出公有云产品。

公有云的空前繁荣,给市场带来了两个非常积极的变化。第一,推动了技术创新的效率,公有云是典型的技术驱动,比如AWS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技术面世。第二,随着公有云企业和选择公有云的客户在商业上的成功,导致更多和更大的客户开始选择公有云。

在美国,从互联网企业到美国国防情报局(CIA)、国防部五角大楼的云计算需求,都是由AWS公有云给予满足的。

当然,AWS也并非是一成不变,云计算是服务于企业的商业模式变革。所以,AWS在2017年开始和VMware合作布局私有云,在对外合作中互相引入对方业务,并在2018年,AWS正式针对部门大型企业客户需求推出Outposts混合云。

但其实,AWS并不愿意承认Outposts是混合云,AWS的CEO Andy Jassy说,“云的未来就是公有云,Outposts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在本地用上AWS的诉求,其本质还是为了无缝衔接AWS的应用。”

重新认识一下公有云

也许很多人认为,AWS的选择是对混合云的妥协,的确混合云的概念在最初,只是企业登陆公有云的一个阶段性产物。换言之,混合云的需求诞生于对公有云服务的一种额外的备选项。

混合云也的确是如今企业级上云的趋势之一,但并不是全部。最近多云模式是整个行业的一个热词,意思是客户希望通过应用不同厂商的云服务来满足自身的业务需求,所产生的多云服务并存的模式。

多云模式有两个方向,第一是公有云与私有云并存,类似于混合云模式。第二种是选择不同的公有云服务。而第一种混合云的模式当中,也有很多类似于Outposts的产品,比如阿里云的专有云,UCloud的启明等等,它本质上是私有云的部署,公有云的体验。说白了,还是要实现像“公有云”一样的服务体验。

从这些角度不难看出,公有云还是目前云上模式的主导。而混合云,将会是多云模式当中的一个选项。

某调研公司预测显示:到2025年左右,云计算覆盖整个IT基础设施时,公有云将开始逐渐替代私有云。事实上,技术驱动的公有云厂商的迭代速度远远超过传统IT,在不远的将来,公有云成为无可争议的主流,也将是不争的事实。

否则为什么中国市场,会引来如此多的公有云玩家呢?

中国市场,就是一片公有云的热土,IDC刚刚在5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超40亿美金,其中IaaS市场同比增长88.4%,PaaS市场增速更是高达124.3%。前有阿里云、腾讯云、中国电信、UCloud的大步向前,后有华为云、百度云、浪潮云、京东云、紫光云的奋起直追。

公有云市场的魅力,从来就没有降低,而且越来越美。

为什么说公有云是未来?

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模式,背后都少不了公有云的支撑。

灵活租用、快速部署、按需付费的公有云服务,让用户只需付出较低的成本就能获得高水准的云服务,不但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更让用户得以彻底甩开IT技术的束缚,将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的发展上。

对客户来说,何乐而不为?

另一个层面,未来会不会诞生新的BAT,我们无法判断,但一定会诞生BAT量级的公司。因为建立在公有云上的商业模式,具备的是长尾效应。当你的商业模式在云上得到释放之后,它产生的回报是持续而绵长的。所以,公有云本身的优势,特别受到企业用户的欢迎。

首先是灵活弹性,公有云可以更快部署,且附有一个几乎可无限缩放的平台,只要用户可访问互联网,就可在任何地方通过自选设备,使用公有云所提供的资源与服务。

第二是降低成本,使用公有云不再需要购买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施,也节省了运维的人力资源成本。在业务弹性波动时,也不必购入额外的设备。

第三是灾备优势,企业的灾备方案核心在于备份和恢复。使用云服务,利用云计算低成本和弹性扩展的特性,用户可以在很低的成本下完成数据的多备份,很便捷的实现跨主机、跨数据中心、跨地域的数据复制和容灾高可用。

第四是在线升级,大型公有云服务商使用热升级形式来保障系统的安全和软件的更新,包括在线给系统打上安全补丁、提供最新操作系统镜像等,企业无需花费精力和时间来自行维护,可以更好的关注自己的业务。

最后对于用户来说,云服务按需付费的模式,打破了过去传统IT项目式的周期和账期,生命力更强,更值得关注,比如最近刚刚提交了科创板招股书的UCloud

UCloud有机会成为中国云新名片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