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咖啡新生意“仅限”微信

发布时间:2018-09-20 22:04:36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36氪
导读:原标题:咖啡新生意“仅限”微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零售老板内参”(ID:lslb168),作者:杨亚飞;36氪经授权转载。 核心导读: 1.为什么说,这一波的咖啡新零售生意都在微信里? 2.线上社交≠咖啡消费,互联网新品牌们该如何应对? 3.咖啡店

《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注意到,作为对咖啡拼团的补充,连咖啡已经为这种小游戏设立现金激励制度,确定以一级分销的模式在微信卖咖啡。尽管模式是否成立尚有待时间验证,但这起码给到还在观望的星巴克们一个提醒,基于微信社交生态探索咖啡新零售,仍有很多故事可讲。

什么时候星巴克的地位真正被挑战了?是他们的社交场景被互联网公司夺去的时候,也就是微信社交红利被广泛挖掘的时候。

但是微信的红利在咖啡这条新赛道上的局限性,也不是没有。

“all in”微信的连咖啡,早期没有决心投身APP的原因,在于咖啡的商品清单,相对固定,品种集中且数量有限。导致无法单独支撑起一个APP的产品饱和度,自然会导致用户粘性的缺失。而APP的早期机会(连咖啡发力于2015年)没有抓住,又让连咖啡的会员沉淀、品牌累计及业务线扩展存在天然的局限。

这是连咖啡过度聚焦微信社交流量和营销裂变的红利之余,不得不承受的模式代价。从这点来说,瑞幸带着门店+APP的两端,如今再投身微信端的布局,从时间先后顺序来看,反而让瑞幸在多端口的布局上,显得更完善。更进一步的观察,需要看瑞幸如何在不同端的营销场景上,做好三者的会员关系的协同。

- 3 -

从成本问题看咖啡新机会

网上关于瑞幸模式的讨论此起彼伏,但很多都没有谈到点子上,只是看到互联网技术和新资本对咖啡产业的作用力。在一位长期跟踪消费零售投资人看来,瑞幸模式之所以能成立,在于它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咖啡成本结构。

咖啡上下游产业高度标准化,从生豆到烘焙工厂再到终端门店,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的咖啡豆,对应着差异明显的价格带,咖啡师、机器、门店租金及装修成本,都是一笔容易算的过来的账,与城市综合成本有直接关系。

康煦投资胡春龙告诉《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对于咖啡这种高复购频率的产品来说,出杯快、高性价比是品牌核心竞争力。

但若想在成熟线下咖啡市场做出一杯好喝的咖啡,又能打出高性价比,可供优化的空间有限。而类似拼团、分销、社交裂变等互联网打法的出现,让做咖啡这门生意思路开阔许多。

线下方面,瑞幸采用旗舰店、悠享店、快取店、外卖厨房店等组合门店落地方式,让千店规模留有灵活试错的空间。同时节省下来的开店成本,也能为其社交裂变打法和病毒传播式获客,储备充足弹药。

另一侧的连咖啡,虽然是因外卖咖啡起家,也入驻三大外卖平台。但实际上他们约9成的订单均来自于微信渠道。过去三年,连咖啡基于微信生态探索出来拼团买咖啡、成长咖啡以及拆红包等新模式。而后又开发出的口袋咖啡馆、咖啡馆基金等玩法,也做的有声有色。

连咖啡之所以能在微信生态大打营销战,咖啡外卖市场崛起不过是障眼法,根本原因在于,其线下密布的并非重资产运作的咖啡店,而是主要扮演咖啡加工及配送服务角色的“站点”。足够轻的线下投入,意味着有足够的精力用于线上营销和运营。

匈牙利有个关于维也纳咖啡的谚语,“既然错过了,就不能再参与,否则,就是打搅。”寓意那些喝着咖啡独自等待的人们。对于那些传统咖啡品牌而言,如果错过这一波微信社交红利,或许真的就无法再参与其中。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