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当历史被科技撞了一下腰

发布时间:2018-11-10 18:49:32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虎嗅网
导读:原标题:当历史被科技撞了一下腰 虎嗅注:2018年10月25日,“简史三部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出席“2018信睿论坛——新技术革命与人类共同命运”,你大概会好奇赫拉利的书在中国是如何火起来的?他的视角是否有足够说服力?新作是否值得一读?虎嗅采访了这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原标题:当历史被科技撞了一下腰

当历史被科技撞了一下腰

虎嗅注:2018年10月25日,“简史三部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出席“2018信睿论坛——新技术革命与人类共同命运”,你大概会好奇赫拉利的书在中国是如何火起来的?他的视角是否有足够说服力?新作是否值得一读?虎嗅采访了这位当前大红大紫的畅销书历史学家,并和他聊了聊新作《今日简史》。


虎嗅原创组作品,头图视觉中国


作者丨楼台

编辑丨李拓

即使你坐在赫拉利对面采访,仍能感到不真实。

全球超级畅销书作家、被国内读者戏称为“美国版罗振宇”的赫拉利,有着令人炫目的成就:这位牛津毕业的、研究中世纪历史的以色列知识分子找到了一个打动全球读者独特视角,他的第一本书《人类简史》就热销300万册,《未来简史》也达到200万册,单中国区市场就贡献超过了1/3的销量。虽然全球来看,《未来简史》不如《人类简史》,但中国人对于赫拉利的热情却更加高涨,销量依然超过百万。两个多月前,他的新书《今日简史》也率先推出中文版。

他的新书译名为《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但其实英文版书名为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也就是《21世纪的21堂课》,一共21章,像教授上课一样,每一章引导对于一个主题的思考,不乏奇思妙想。

当历史被科技撞了一下腰

与年销量超6亿册的《圣经》相比,让人感到不真实的并非“简史三部曲”的销量成绩,而是他讲述的故事——当他转向你,用手比划试图解释某个概念时,指尖可能离你不过30厘米,你能够清楚地到他纤细的手指,高凸的颧骨,眼镜片下瞳孔的颜色,还能清楚看见他起伏的眉毛,细微的表情变化,但整个谈话下来,你就像是在围观一场精彩的魔术,靠得越近,就越感到无法看清真相。

1

虽然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谈到了“数据霸权与个人隐私的问题”,但今年5月欧盟通过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还是个有待评价的“新事物”,这部法律能限制AI 的发展,保护个人的隐私和自由吗?

面对我的第一个问题,他简短地回答,不会,因为中美会在这方面持续竞争,欧盟可能仅仅只是一个落后者。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答案,但是接下来,他迅速将话题转到 AI 的前景的想象和预言上:或许20~30年之后,计算机和生物学的发展就可以让我们了解人类内心想什么,极权和权威政府可以用 AI 真正的了解人脑中想得到底是什么。

“这才是最危险的事情。”

没有人能在瞬间判断这个预言的准确性。因为这类反乌托邦情节,通常只会从一些角度刁钻的科幻小说中蹦出来,击中你。

但赫拉利是讲故事的高手,用独特的叙述技巧,不断选择和组合看似毫不相关的知识,就像魔术师一样,利用声、光、影等各式各样的手法操控读者心智,他将计算机和生物工程组合在一起,给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

精彩的代价是知识的严肃性和复杂性的流失。观众可能会赞叹魔术师高超的表现技巧,但更多人将之当做一次特殊的娱乐。书中的故事太流畅,太无懈可击,以至于在稍严肃的读者眼中是那么可疑。

蒋方舟评价《人类简史》“正确的不够原创,原创的不够不正确”,并指出其核心逻辑来自剑桥大学的教授罗宾·邓巴,写作手法则借鉴了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和钢铁》,但是完全忽视了如地理、气候等因素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并且不切实际地夸大了农业的负面影响。

许知远在《十三邀》中也毫不掩饰地表达对赫拉利笔下故事的怀疑。当许知远问起“如何跨界组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时,赫拉利坦言,他所能做的就是信任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希望其他人没有犯致命的错误。他引证的范围太过广博,人类学、考古、生物学、认知科学,基因工程,物流学,无所不包,无所不有,但有些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富有争议的假设之上。

比如,在《人类简史》中,赫拉利认为智人之所以能够战胜尼安德特人是因为语言优势,语言开启了人类虚构故事的能力,在此之上,智人的组织能力出现了飞跃。但这个论据并不算稳固——有科学家认为尼安德特人很可能也会说话,理由是:FOXP2基因(即叉头框P2基因)与人类的语言能力高度相关,而尼安德特人和人类的 FOXP2也完全相同。2014年,尼安德特人的舌骨还原的电脑模型也表明,尼安德特人可能具有语言能力。实际上,近年来,关于尼安德特人具有语言功能的猜想一直盛行。

虽然这不是板上钉钉的史实,只是科学争论,但是一旦证明尼安德特人具有语言能力,赫拉利的论证的起点就会发生动摇。

北大历史学家高毅在《人类简史》的序中,在热情的赞叹其想象力之余,也觉得他的旁征博引“是让人生疑的”。

在他大胆而天才的引用中,一个学科体系内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完全被省略了。赫拉利说,这是鸟瞰历史的必然,必须简化和做出选择。选择又涉及主观判断,而非简单的基于证据和事实,但是很难相信,赫拉利具有足够知识背景能够让他处理这些棘手的问题。一旦知识的边界消失,必然只能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得无远弗届。缺乏知识储备的读者即使心有疑虑,但也难以反驳,阅读中有的更多的是一种带有极大保留的挫败感。

所以《经济学人》非常尖酸刻薄地评论:

“一部肤浅、华而不实的作品……赫拉利倾向于用科学来标榜自己,用了一些例如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词汇,但他没有严肃地对这些话题进行展开。相反,他像是在做一场 TED 演讲般,一笔带过。他的论断相当模糊,正如飞转的轮胎钢圈一样,永远看不清真实的辐条在哪,给人留下的只有幻象。”

2

他的人类故事更像是历史哲学,虽然哲学无法证伪,但例子可以。

例如,他热衷列举 IBM使用 Watson 诊断癌症的案例。IBM宣称 AI 将取代医生,但现实是,Watson更像是这家公司在10年前宣称的智慧地球,更像是个激进的营销概念,而不是现实的技术方案。

我们暂时回顾一下这款AI医生的历史。2012年,IBM 与MD 安德森癌症治疗中心签约,利用 Watson的 AI 技术提高对病人的诊断。根据IBM的官宣,Watson 系统正在不断升级和迭代,已经和全球200多家医院达成合作,治疗超过8万多癌症病人。但2017年以来,Watson 的负面新闻不断:多家合作机构就已经终止和 IBM 的合作;内部文件也证明,诊断正确率并不乐观,项目内部也出现了大规模裁员。现在 AI 在医疗方面已经放弃人机对战模式,而是转向人机合作。

在谈及歧视的问题时,我发现,赫拉利对于 AI 的技术认知可能也存在瑕疵。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