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正文

音悦台要卖一亿张专辑,唱片真的还有戏吗?

发布时间:2018-12-04 08:25:43 所属栏目:创业 来源:下载之家
导读:在音悦台的中国专辑榜暨粉丝服务平台发布会,创始人兼CEO张斗扮演了极度乐观的少数派角色,他提出5年后,中国专辑销量将突破1亿张。根据IFPI(国际唱片业协会)的数据,中国内地唱片销量从2005年的5400万张在2010年降至420万张。今年唱片的销量预计在三四百

  在音悦台的中国专辑榜暨粉丝服务平台发布会,创始人兼CEO张斗扮演了极度乐观的少数派角色,他提出“5年后,中国专辑销量将突破1亿张”。根据IFPI(国际唱片业协会)的数据,中国内地唱片销量从2005年的5400万张在2010年降至420万张。今年唱片的销量预计在三四百万张左右,张斗“一亿张”的乐观从何而来?唱片还真的有戏吗?

音悦台要卖一亿张专辑,唱片真的还有戏吗?

  消费已经转型,为什么还要做唱片?

  在唱片播放工具都已从流行文化和生活日常中落幕的当下,传统意义中只是以听歌为目的的专辑已经“死”了,传统唱片不存在复兴,在新文化的环境中唱片还能建构在怎样的价值逻辑之中呢?

  音悦台张斗的描述是“只有粉丝经济可以拯救音乐产业”。这句话说出来显然颇具争议:第一,拯救音乐产业的路会有很多种,完全依赖于粉丝经济未免太过绝对;第二,粉丝经济成了众多行业变现的落脚点,很多音乐人和偶像都已在用不同方式实现粉丝经济的变现。中国专辑榜和粉丝服务能够规模化地实现音乐和偶像的变现吗?回归到唱片又是可行的路径吗?

  对比美国和日本,英国流行歌手阿黛尔(Adele)新专辑《25》发行六周的时间,在美的专辑销量突破了744万张,成为十年来年度销量最高的唱片(根据《每日邮报》2016年1月5日的报道)。而在唱片销量下滑12%的日本于2015年依然卖出了1.21亿张唱片(来源:日本雅虎)。美国和日本的唱片也都在衰退,若与之存量相比,中国内地还存在十足的市场空间。但针对粉丝经济,“中国唱片榜”的运营能否奏效呢?

  Billboard本土化:从“唱片榜”到“偶像榜”

  在第四届音悦V榜的年度盛典中,张斗公开提出了“鹿晗卖出的专辑会超越Taylor Swift”。这一次音悦台与美国公告牌(Billboard)联合推出的“V Chart”中国专辑榜,也正是比拼粉丝潜能的权威品牌榜单,在本次年度盛典中享有最高荣誉的歌手(更确切的描述应该是“偶像”)是鹿晗和李宇春。偶像歌手在权威榜单中登台,唱片如何从粉丝经济的版图中分出一杯羹?

  Billboard 200 专辑榜是美国衡量音乐人和作品流行程度的风向标,近二十年时间一直延用尼尔森的权威数据作为评选基础,保证了榜单的公信力,听众能从榜单中找出接受其他听众考验的歌手和音乐作品。在中国,一方面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在减弱,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各家音乐平台榜单之间是相互割裂的,就一直未有具备全网公信力的榜单产生。而Billboard落地中国的率先选择是与音悦台合作,这也只是第一步,未来还会向更多的音乐平台和销售渠道开放。

  V Chart试图在挖掘粉丝经济的市场,在本土与原生的Billboard 200有明显的不同,从这张权威的榜单中,,你所找出的是专辑销量最好的偶像,而不是唱片销量最好的歌手,这就进一步拓宽了“粉丝经济”的口径。面对“大众消费”逐步地转向了“粉丝经济”的事实,Billboard在中国的榜单属性也做了本土化的改变。这种角色的转换,使得V Chart更像是日本的公信力榜单Oricon,而音悦台本身就相对擅长日本和韩国音乐的粉丝经营,与Billboard的资源形成了合力。

  由此而来,所谓的“中国专辑榜”——V Chart,更像是最具影响力的偶像歌手榜,而非传统意义的歌手唱片榜。鹿晗的新EP《重启》登上了音悦台和京东音乐频道的双榜,在内地的唱片销量已经超越了Taylor Swift的《1989》:不用再怀疑中国粉丝群体的购买力,超越Taylor Swift在全球的销量也完全有可能。

  不如把“买唱片”打造成一种消费体验吧!

  作为传统意义的唱片,卖出去更多是不可能的了,但放在“粉丝经济”的框架内,1亿张的销量还真的有可能会突破,关键还要看怎样去经营。根据最新消息,鹿晗在QQ音乐的数字专辑销量已临近400万,这也是一种“粉丝经济”的体现,而在粉丝经济的维度,实体唱片的互动体验是否能超越购买数字专辑的体验呢?

  在国内的数字专辑也在创新,比如发放纪念铭牌、独家花絮和竞争打榜等等,但最有潜力的“打榜”,明显弱于日本的Oricon和韩国的GAON,内地粉丝竞争的战场主要集中在微博和贴吧等社交网络环境之中,而不是在任何一家音乐平台。从表情包的狂轰轰炸,就不难看出粉丝互掐的阵地在哪儿了,而相对封闭的音乐平台难于从粉丝竞争中收割红利。

  而实体的唱片专辑本身,也是偶像荣誉与粉丝互动的载体,完全有可能创造出更有品质的体验。参与“打榜”就是成就偶像的一部分,收藏专辑也能获得类似传统的唱片时代给我们带来的精致体验,比如在拆开包装那一瞬间的耳目一新,或者要集齐心仪歌手所有唱片的那股期待。相比数字专辑,实体唱片能更好地营造这些美好的体验,

  若把“购买专辑”的行为本身打造成一种消费体验,那么唱片就可能以另一种形式重生;如果再把“收藏专辑”渲染成一种流行符号,就像星巴克推出的星享卡一般,唱片的想象力就会更远。因为消费升级的时代来了,消费者购买的不一定是在功能层面有用的东西,诸如奢侈品的盛行就是印证,能让用户觉得开心或者具备社交属性,比如能让用户觉得自己在与偶像建立一种惬意的联系,这些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产品。

  就算是在行业之内,觉得唱片有戏的也并不多见,关键是如何使之变得有戏的问题。如果能够再将唱片“赋值”,就能打开一扇门,把粉丝经济以更有品质的姿态落地,唱片就不会迎来终点。当然,之于Billboard的入华也还可能会面临另一个问题,“榜单是否老掉牙了,真的还有影响力吗?”至少从Billboard吧、Billboard后花园吧和Oricon吧的长年不衰,也能证明公信榜单的生命力和内地的影响力,后续不如拭目以待吧。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