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正文

马云给支付宝留下的最后一道难题

发布时间:2019-12-11 04:14:49 所属栏目:创业 来源:乱翻书
导读:中国是一个讲诚信的国家,吾日三省吾身,古人每天反省自己的三件事有两件关乎诚信:为人办事有没有尽力,与朋友相交守不守信用。 中国人自古以来讲信用,但中国现代商业社会缺乏一个科学的、人性的、智能的、安全的信用体系。 七年前,马云给阿里巴巴出了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中国是一个讲诚信的国家,“吾日三省吾身”,古人每天反省自己的三件事有两件关乎诚信:为人办事有没有尽力,与朋友相交守不守信用。

中国人自古以来讲信用,但中国现代商业社会缺乏一个科学的、人性的、智能的、安全的信用体系。

七年前,马云给阿里巴巴出了这道难题,至今尚未破解。

一、开放问题比封闭问题要难解

1.1 马云的咒语

阿里巴巴公司取名自阿拉伯故事《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芝麻开门是这个故事中最重要的魔法咒语。芝麻开门可以打开四十大盗的藏宝山洞,芝麻关门则可以用来关掉藏宝山洞的洞口。

马云认为阿里对社会的最大公益就是建立起解决网络交易诚信问题的信用体系。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阿里本质上想做的也非金融业务而是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马云认为信用等于财富。

从B2B时期的诚信通开始,最初的“支付保”(担保交易)到中小企业信用,再到淘宝、天猫的商家信用评价体系,信用一直是阿里在解的重要命题。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如何用阿里的数据,打造一个信用体系,使所有人都能受惠于这个信用体系,这是马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信用体系就是马云的咒语,芝麻信用是暗号。

2011年,时任阿里集团秘书长邵晓锋(花名郭靖)、阿里小微金融负责人胡晓明(花名孙权)、阿里市场公关负责人王帅被马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里聊未来的业务架构。马云构想了信用体系在阿里巴巴的位置,云计算是最底层,上面一层是信用体系,在此基础上才是支付和更上面的服务。

这次构想的四年后,2015年1月28日,芝麻信用评分正式上线,阿里巴巴开始建设信用的基础设施。

马云最看重的信用体系有了一个产品落点,集团内部对这个产品也寄予众望:“支付宝是整个集团的皇冠,皇冠上的明珠就是芝麻信用,哪怕赔钱也要做。”

马云开始经常为芝麻信用站台,在各个场合跟各种对象都推介信用业务,2017年在达沃斯说芝麻信用未来可能成为丈母娘考察女婿的一种参照,2018年跟加拿大总理提出希望通过芝麻信用来简化出国签证的建议。

马云给支付宝留下的最后一道难题

2019年卸任阿里董事长后获得福布斯终身成就奖,马云说他取得的成就不是科技的,不是交易,不是关于钱,而是建立了信用体系,来帮助更多的人,更多的小企业。

但当一家商业公司试图去解决一个庞大复杂社会问题的时候,其挑战也接着来了。

1.2 高难度的开放命题

马云希望能够为中国解决信用问题,马云说:他想要的是一只金凤凰,不要老母鸡。

让中国具有商业信用体系是一个宏大的目标,如何从无到有,让这个开放命题变得收敛,找到可落地场景成为难题。

芝麻早期员工有一个遗憾,就是芝麻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内聚产品去完整跑通所有链路,而一开始就想要对外输出变成行业基础设施,在公司内外都面临一些矛盾和困境。

当年雷军问傅盛在360的成功上周鸿祎和他谁的功劳大,傅盛的回答是周鸿祎。因为周鸿祎解决了开放命题,想到了安全的方向,指示了要做一款免费的安全软件作为公司口碑产品,而傅盛只需要当好产品经理,把产品做出来,就算解决了这个封闭问题。

抽象来看,开放意味着任何方向都可行,也同时代表着没有一个明确方向。这使得探索格外费力,往往会出现反复,找到正确道路的时间也要长一点。

结合近期芝麻信用和花呗联合推出花芝能力,并推出轻会员这样产品的发展来看,开放命题和封闭命题的比较无时不在发生。

比如究竟先做商业信用还是金融信用?最早在阿里做了小贷业务的孙权,孙权把马云的命题拿回来以后,组建团队,抽了几个工程师讨论,最早的判断是从以商业行为为基础的信用切入,等到丰富了,再加上金融信用变成一个完整的信用体系:

“阿里金融创业的时候,我们做了中小企业信贷。马云看到数据,看到信任,无担保的纯信用贷款是可行的,他认为未来整个互联网经济时代,一定需要有一套信用基础设施。”

开放命题需要战略性产品做落点。在研究美国金融市场时,芝麻团队发现,两百年来最有效率的放贷产品,只出现了两个工具:

信用评估报告:基于征信局拿到海量数据分析得出报告

美国的FICO分:两个数学家做的信用模型,通过大数据建模计算得出分数

用分数比用信用报告做评估对银行放贷效率有极大提升

FICO分创造了更简单的场景替代了信用报告,这是FICO在更简单场景里对金融的创新

马云给支付宝留下的最后一道难题

芝麻信用一开始就是想要解决所有人的问题,一方面是想做普惠金融让更多人都能被服务到,另外对商业机构开放才能整体降低资金错配风险。芝麻信用最初对标美国做金融信用的FICO分,就是金融借贷公司收益调度的工具,它可以做风险评估,测算公司收益率,给商户提供价值,用户也在意。

孙权认为,美国本身的信用体系,是在工业化时代建立的,不一定在中国的互联网时代是成立的。在中国所谓的信用,信称之为信任,信任被用以后才叫信用,我们把它分开来。

借贷在支付宝体系内有个独立产品花呗。但在早期,芝麻在增速和社会舆论上都要盖过早期的花呗,芝麻团队有能赶上余额宝的期望。

但芝麻想要解的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大问题,没有停在借贷上,只是把它作为信用场景之一。花呗则早期先服务好内部,为淘系和支付宝提供更快和成功率更高的支付,然后逐渐开放。相较花呗,芝麻更像是孤军奋战,不断去外面找用信场景,反而没有特别多的服务内部。

解开放命题的芝麻,想要成为所有人的基础设施,最初没有主动选择对内开放,也没太往一个完整信用链路的产品方向去想。

和花呗类似的机会还有后来的相互宝,基于信任的互帮互助新服务完全可能成为芝麻信用一个好用的产品。

今天回头看,花呗和相互宝可能是芝麻最接近的产品最小模型,但相较于芝麻最初承载的使命这些场景都显得有些单一,芝麻提供了信用能力,但仍不是最终产品形态。

在最初的金融信用路径上,芝麻也表现出反复。比如在金融风控的合作上,芝麻做过开放,但后来考虑到分数不应该输出给金融机构,又主动关停。后来又遭遇监管,芝麻不能再做与金融有关的征信。

五年后,孙权从阿里云回到蚂蚁金服,重新看芝麻信用这项业务,核心观点是认为“金融信用不是芝麻的初心,即便做的再好也要砍掉。”

开放问题难解,芝麻信用摸着石头过河,有失败也有收获。

一定程度上来说,个人征信如何做本身也是一个开放命题。

二、芝麻信用的解法与挫折

芝麻信用脱胎于孙权负责的小微金融业务,2013年这一块业务并给支付宝,信用相关的事情从大的微贷模块被单独拿出来做。

2013年到2014年,芝麻信用专注在基于分数建模做出分数,没有太多应用场景。到2015年的元旦,芝麻信用事业部第一位总经理悦雅到来,芝麻信用开启了进一步的场景探索。

抽象来看,芝麻信用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从无到有”,把信用服务做了起来;二是“从有到无”,在全行业消灭押金及存在交易信任障碍的地方。

具象观察这个产品的发展,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2015-2016年的摸索期,2016-2018年的免押战役期以及现在和花呗联合作战的新时期。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