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商 > 正文

对话李飞飞:在谷歌听得见炮火回斯坦福建下一座灯塔

发布时间:2018-09-19 07:18:01 所属栏目:电商 来源:财经杂志(北京)
导读:(原标题:对话李飞飞:在谷歌听得见炮火,回斯坦福建下一座灯塔) 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快速上升通道,这一切既有赖于过去六十年学术界的知识沉淀,更得益于近些年学术界和工业界互动效率空前 一边是人工智能产业界最大巨头谷歌,一边是人工智能学术研究皇冠

李飞飞:企业替代不了高校,美国的科技公司有基础研究的传统,最著名的经典案例是贝尔实验室,拿了那么多诺贝尔奖,今天,IBM、微软、谷歌、脸书、亚马逊都在做基础研究。商业公司加大了基础研究的力度,最大的作用是搭建了一座桥——可以更好地与学术界互动,双方可以尽可能近地交流、合作。如果学术界只做技术研究,产业界只做产品开发,双方很可能连话都说不上。比如,我作为斯坦福的研究者,我想和谷歌对话,我可以通过谷歌AI的研发团队,这是一个桥梁。

我很鼓励产业界有一部分基础研究,但产业界的DNA会让基础研究更重视应用,他们也需要和学术界有更多互动。

这个时代,基础研究越来越重要,但这需要耐心和定力,60年前学术界点燃的火花,今天才看到成果。

《财经》:作为斯坦福的教授,您可以休长达两年的学术假到谷歌任职,有人说斯坦福是硅谷的沃土,也有人说硅谷带给斯坦福灵感,您是如何看待的?

李飞飞:这是硅谷的文化,非常鼓励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互动,包括方方面面:作为教授,我们学术上的合作者,既来自产业界,也来自学术界;我们可以休学术假,可以像我一样去谷歌,也鼓励学生们创业,既可以和教授合作,也可以在工业界自己打拼。

《财经》:像一个成熟运转的机器体系?

李飞飞:硅谷很自由,机器是严丝合缝,设计好了就不会改变的,我更愿意说它是一个“生态”。硅谷不断推陈出新,是一个自由、有机的生态。这套生态体系下,我很幸运,短短两年在谷歌,几乎从零建立了一个几百人的团队,产品线体系也基本搭建起来了,既做了基础研究,也推出了很多重要的产品。

硅谷的产业、高校、研究机构这些点自由、开放地连接起来,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

《财经》:回到斯坦福大学会做什么?

李飞飞:一部分精力继续AI医疗相关领域和AI基础科学的研究。同时,斯坦福大学在筹备一个新的校级AI项目,将在不久的将来公诸于众,我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这个项目我们已经筹备了一年,接下来,这个项目和产业界包括谷歌也会有密切的合作。

深度研究 VS 落地前景

《财经》:我们事先找了很多人聊最想你谈的话题,大家最关心AI的实际落地和应用。

李飞飞:这是国内外都关心的问题,我在谷歌最大的收获,就是接触了很多传统行业,真正要让AI渗透到生活的衣食住行,就要通过不同的垂直领域来进行。

我目前最看好的是医疗健康的AI落地。我给你举一个例子。有一个数字大家不能忽略,在美国,GDP的15-16%花在医疗上,1%花在重症监护室(ICU),ICU的整个工作流程中,AI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情。现在,大家在AI医疗的实践上,主要集中在医疗影像和数据分析上,这是很基础的应用。

比如人工智能在ICU领域可以做的一个项目,是减少院内感染。

医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跟人命相关,稍微出一个错,就是生与死。美国每年因为医院感染死亡的人数是9万,远高于每年车祸死亡人数的3.3万,看似小小的医院感染这一个程序,不仅造成大量医疗事故,还导致大量医疗资源的浪费。

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医护人员手部消毒不规范。美国医疗系统如此发达,但依然没有好的方式来实时监控手部消毒的问题,你可能完全不能相信,美国医院要做院感的监控,很多情况下还是只能派一个人站在走廊里拿一个板子计数,这简直是中世纪的方式。这是AI很快就可以做的一件事情。通过智能感应器和深度学习的算法,可以做到实时自动提醒医护人员。

另一个人工智能可以切入的场景是健康,尤其是养老健康和医疗。

老龄化是很多国家都在面临的社会问题,老人最关切的诉求是能在家自理生活,延续生活高质量。目前,老人日常生活的行为数据,医护人员和家属很难去全面了解,很多时候你不并知道老人在做什么,一不小心就出事了。

我看到有公司做了可穿戴式的设备,但是老人不爱戴,原因很简单,这些可穿戴设备通常只能监控一两个指标,有的是专门针对糖尿病人的,有的是报警器,那么问题来了,你要保证一个老人的安全,他(她)需要同时穿戴多少个设备?

我们在斯坦福大学正在做的一个研究,是把智能传感器背后的算法加进来,对整个家庭生活场景进行全面联网分析,打破一个设备一个功能的状态。

不过,这个项目目前还在实验室阶段。目前的合作对象是旧金山的一个养老院,也有斯坦福大学。但是你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假设有老人的家庭有了这样的一个装备,会是另一个场景。我还要强调一下,这项目研究包括老人,但不仅限于老人,也包括慢性病的长期康复等。

《财经》:医疗健康之外的其他领域有没有很快就落地的机会?

李飞飞:AI在其他领域也会有机会,比如无人车、金融业、制造业等。金融行业的数据量非常大,天然适合AI。

谷歌云已经与保险公司展开合作,用户自己通过拍照就可以自动评估、车辆定损。这在美国已经相对成熟,整个流程变得轻了很多,金融还有很多应用的场景,比如金融反欺诈等。

不过还有一个方向让我觉得很兴奋,但是我目前还没开始做,是农业。

AI会是人类公敌吗?

《财经》:很多人在讨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终极,是逐步取代人类。

李飞飞:说起AI,很多人联想到第一个英文单词就是Replace,我认为不是取代,而是助力(Enhance)。不管医疗、教育、制造业,协助工具至关重要。我们希望让大家看到,做AI医疗是为了帮助人类,不是取代人类。

《财经》:但人们会简单粗暴地认为,AI取代人力,本来医院需要200个医生,AI技术成熟后,就只需要100个了。

李飞飞:确实太简单粗暴了。这个问题需要经济学家和技术人士一起来讨论,举个例子,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出现之后,很多人说银行会减少很多前台工作人员,但是数据表示,ATM机增加的同时,前台的工作人员也增加了,为什么呢?机器把简单重复的工作减少之后,银行可以把金融的产品做的更丰富了。

作为一个科学者,我特别不喜欢把一件事情说得很夸张,无限放大优点和缺点,我们需要准确、理性地去传递。

《财经》:我们看到很多科幻作品里,有机器人伤害、取代人类的场面。

李飞飞:这里有一个例子。我有一个人类学家朋友曾经跟我分享,现在的美国青少年,会经常嘲笑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的父母在跟智能音箱聊天的时候,总是习惯性说“谢谢”。她很想跟我探讨:AI会给人类的文化带来什么影响?我们会不会教出一群不懂礼貌的孩子,反正AI不需要礼貌。

这是一个很小的点,甚至很多人不会在意。但是我的那位人类学家朋友提醒我:我们确实还不清楚AI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会不会下一代的孩子都没有礼貌了?

学术界有责任和使命,去结合经济学、伦理学、法律学,甚至政治学等等,去了解AI会对人类产生的文化、伦理的影响。这个非常重要,就业是一个问题,还有AI的透明性,公平性,可解释性,安全性等。

相比机器人会不会杀死人类,我们目前更应该注意到,AI技术是时候需要开始与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深度合作统筹研究了,他们包括但不仅限于社会科学家、人文主义者、律师、艺术家和政策制定者。

《财经》:提到公平性,有人提出,AI只会成为一小部分人的工具,而非全人类。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