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建站 > 正文

20岁中芯国际2020首份财报:国产芯片的艰难之旅

发布时间:2020-03-03 20:29:24 所属栏目:建站 来源:站长网
导读:副标题#e# 2019年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并不是个幸运年,不过,四季度相较来说是整个年度中表现较好的一个时期。 中芯国际四季度也向市场交出了一份相对不错的答卷。作为14纳米工艺量产后的首份财报,其可圈可点之处不单单只体现在一点上。 厚积薄发,成效初显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2019年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并不是个“幸运年”,不过,四季度相较来说是整个年度中表现较好的一个时期。

中芯国际四季度也向市场交出了一份相对不错的答卷。作为14纳米工艺量产后的首份财报,其可圈可点之处不单单只体现在一点上。

厚积薄发,成效初显

根据中芯国际2月14日发布的四季度财报,本季度的营收达到8.39亿美元,同环比均有增长。同时,由于产能有所提高,毛利同比增长了48.7%,毛利率上升6.8个百分点。

正如财报开头中芯国际的联合CEO赵海军和梁孟松所言,中芯国际的经营状况在转好。结合中芯国际2019年各季度的数据,营收同比分别是-19.5%、-11.2%、-4.0%、6.6%,同比增长趋势明显。

可能对于大多数不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来说,中芯国际这个名字是初次听说,但实际上中芯国际是内地最大的芯片代工厂,而它也是中国半导体行业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家公司。

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中国半导体协会副理事长于燮康去年年末在珠海的演讲提到,中国半导体产业在2000至2008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恰好赶上行业发展红利的中芯国际,仅用了四年就在纽交所和港交所同时上市,不过于去年从纽交所退市。

而在当时之所以我国半导体行业能够得到快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推动力:

一是2000年前后正是许多新型互联网公司的创办和成长期,为了发展科技实力,中国对于半导体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也为整个产业吸引到不少投资。

二是政府方面对半导体行业的重视。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18号文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之后两年内又先后发布了51号和70号文件针对行业的具体实施给出了细则,内容包括对企业提供部分增值税退税。

2014年6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给出了2015至2030年集成电路行业的三大阶段性目标,根据该文件,2030年中国将有部分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水平。

直到现在,半导体产业仍然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乘着行业东风,中芯国际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除了外部原因,中芯国际在运营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优势。

根据官网的情报,中芯国际是内地第一家提供28nm代工服务的公司,而28nm芯片的应用范围除了移动设备还包括常见的电视、机顶盒等,这为中芯国际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竞争力。除此之外,中芯国际也为企业提供设计以及封装测试等后端服务,业务规模全面。

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芯国际在一步一步向上,厚积薄发。

根据财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中芯国际将持续推动14nm产能和订单的增加,这次的FinFET14纳米作为第一代产品成效初显,营收占比达到1%,在后续会推出第二代。

可以想象到,未来该工艺会成为中芯国际的又一“营收利器”,在营收中占比也会相应提高,财报预计下一季度收入将有0-2%的环比增长。

不过,即使是有了14nm技术,中芯国际的突围之路仍然漫长。

全球市场,先速难争

从中芯国际的名字也可以看出,它的目标是国际市场。不过从财报上看,Q4来自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的营收占比达到65%,目前中芯国际仍以中国作为最主要的营销市场。

根据拓墣产业研究院去年12月的整理数据,中芯国际在四季度的营收排名全球第五。跟上一季度的排名对比,除了世界先进和力晶(集团,力积电的母公司)排名对调,全球十大晶圆代工厂的排名几乎没有变化。

而Q4的市占率具体数值也同样变化不大,榜单中半数以上的公司变化浮动在0.1%左右,这也说明了半导体代工的行业格局较为稳定。

台积电四季度依旧占据市场一半以上的销售额,并且小幅增加了对市场的挤压力度,与第二名的三星(17.8%)差距较明显,第三、四名分别是格罗方德和台湾联电。

虽然中芯国际这一季度营收环比增加了2.8%,不过它不是个例。去年下半年受到订单量突增的影响,整个行业的总体营收情况相对较好,因此中芯国际还保持在第五的位置,四季度的市占率达到4.3%,环比下降0.1%。

在去年9月的一次演讲上,赵海军认为在半导体行业只有前两名能赚钱,同时他坦言,我国大部分代工企业会选择当跟随者。

台积电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导者和变革者,所以它能分最大的蛋糕,但再也找不出第二家台积电,因为它难以模仿。因此,当跟随者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只不过,中芯国际想当一个合格的追随者,仍然要面对不少难关。

人才竞争“恶战”

“人才”是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2018年Q4,毕马威曾联合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发布了一份问卷调查数据,受访者皆为全球半导体的行业高管。在这份问卷中,有64%的人认为人才风险是三大运营风险之一。

根据去年12月18号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8-2019年版)》(以下简称:白皮书),在报告统计期内,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从业者同比增长15.3%,不过目前行业缺口仍存,援引《每日经济新闻》去年5月对于燮康的采访,这一数字大概在30万左右。

集成电路人才如此稀缺,一方面是由于整个人才的培养周期相对长,对学历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白皮书》数据显示,2014-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从事该行业的人数比重中,硕士及以上占26.5%,本科则占到17.2%。

另一方面,培养出的人才大部分并不从事对口工作。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集成电路方向的就业者为3.8万,仅占毕业生总数的19%,有媒体指出大部分毕业生选择转业互联网领域。

该报告预计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的人才需求将达到24.6万,这一数字比2019年要多出10.2万,而想要彻底解决集成电路人才的缺口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代工厂们对于国内人才的争夺仍然是场“恶战”。

根据财报,中芯国际四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达到7715.7万美元,同比增加了54.3%,而环比则增加了10.2%,吸引人才的重要要素之一就是薪酬,在这点上中芯国际马虎不得。

既然国内集成电路人才稀缺,那么从海外引进人才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而通过财报了解到,包括在建和控股,目前中芯国际8制造加工厂皆集中在国内,在海外的办事处则负责对接客户提供服务。

把工厂都设在国内虽有利于本地研发人才的吸收,但对于海外人才来说,办公成本和生活配套方面会产生不小的阻碍,这或许在无形中削弱了中芯国际对于海外人才的吸引力,而如何改善这一情况,中芯国际需要思考。

顺便一说,集成电路行业的人才竞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吸引人才,企业还要考虑能不能留住人才。

由于顶尖的创新与领导者在这个行业中最为稀缺,因此同行之间的挖角也屡见不鲜。考虑到人才流失的风险以及高额的员工成本,中芯国际在与同行的人才竞争中并不轻松。

资金“包袱”

很多人都知道技术对半导体代工行业有多重要,但整个行业的格局之所以难产生太大的变动,除了技术壁垒之高,高额投资同样是一道“门槛”。

以14nm芯片的制造历程为例,中芯国际的公告文件显示,2018年1月30日中芯控股等四家公司增加了对中芯南方的投资,中芯南方的注册资本由原来的2.1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

中芯南方是中芯国际旗下的生产基地之一,主要负责14nm及以下制程的研发生产,根据有关媒体的数据,包括这次增加的金额在内,中芯南方累计获得了近102.4亿美元的投资额。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