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 > 正文

从陌生人社交路径,思考陌生人社交产品

发布时间:2019-12-03 18:07:49 所属栏目:教程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导读:副标题#e# 前言 从社交产品的角度来看,以微信、QQ为代表的熟人社交产品本质是熟人关系网下的即时通讯工具,陌陌探探则占了陌生人社交的半壁江山,和下沉市场一样,陌生人社交领域的机会在长尾中仍然存在,本文主要探讨长尾中的陌生人社交产品。 我认为陌生

从陌生人社交路径,思考陌生人社交产品

从陌生人社交路径,思考陌生人社交产品

从陌生人社交路径,思考陌生人社交产品

共同的隐藏标签:上图中的“属于你们两人共同的隐藏标签:王者荣耀”。

② 交互引导

除了被动的兴趣引导外,以Soul为例,可以在交互上做主动引导:

系统推荐的破冰话题:

从陌生人社交路径,思考陌生人社交产品

破冰表情包;

聊天辅助机器人:

从陌生人社交路径,思考陌生人社交产品

破冰机制最重要的还是引导用户建立展示面(瞬间、朋友圈、新鲜事、动态等等),展示面是决定社交双方是否会产生兴趣指标的主要矛盾。引导用户打开话题就是产品端通过挖掘、展示社交双方可能感兴趣的价值点,刺激双方建立兴趣指标,从而调动起用户的主观能动性,达到破冰的目的。

③ 升温、维系与非日抛

破冰只是第一步,当前陌生人社交产品中,用户间日抛几乎是大概率事件,日抛现象本身和用户的精力有关。产品端可以通过一定的设计缓解这种现象,首先最重要的还是引导好用户输出价值建立吸引,毕竟如果真的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指标,终究有人会愿意没话也找话聊;再者是可以通过激励措施增强互动,比如Summer中的“一起玩游戏”,Soul中的“Pia戏”以及持续聊天点亮红心等等。关系维系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已破冰的用户可以在产品端找到可以一起做的事情。

3. 监管与强运营

产品方需要对违规行为举报反馈封禁零容忍。零容忍分两方面。

① 首先是对于用户间骚扰的零容忍,在技术上,需要风控策略做到对于明显的骚扰、垃圾消息Invisible或者self-visible,并对触发规则的用户先警告再处罚;在交互上,需要对于实时聊天中的关键词报警消息通过文案交互引导用户主动举报。

② 其次是对于UGC中的黄暴或者擦边球内容的零容忍。审核制度必然会影响用户体验,但为了社交生态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做内容安全,尤其是当前环境下,政策对于陌生人社交产品的管控越来越严格。擦边球可能会很好的完成本季度KPI,但除非你想干一票刷个数据骗个投资就跑,否则就是在饮鸩止渴。

4. 更好的用户分层设计

这个目前只是一个设想,我没有成熟的算法思路,但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基于心理动因的社交软件中做到良好的用户分层可以用户更好的用户体验:“我可以在这里遇到很有趣的人”,而且这种有趣是一种双向的有趣并非一方的向下兼容。认知分层、心理测试是一方面,按照兴趣爱好也可区分,但是如果冷启动的社交产品,本身用户量很少,那即使是再好的算法,可能也无法用起来。

写在最后

无论是基于生理动因还是心理动因的陌生人社交产品,产品方都始终需要站在保护女性视角做产品设计。比较成功的探探、Soul的整体设计就时时刻刻都体现了对女性用户的关怀。

从目前来看,基于心理动因的陌生人社交产品仍有大量的问题,以Soul为例,经推广用户量暴涨后,女性用户的被骚扰程度增加,以及女性用户的语音匹配体验变差,我调研的结果是匹配到的用户十有六七言语不友好(撩骚、网恋、约P)。

所以我认为长尾中的陌生人社交,尤其是基于心理动因的陌生人社交,仍有创业机会,未来的爆点很可能来自于某种新的匹配模式、玩法或者更有效的用户圈层区分体验,陌生人社交的需求就在这里再过几代人也不会改变,我认为这也是各个巨头始终都无法放弃陌生人社交的原因之一。

基于心理动因的社交产品看似耗费时间消耗能量,却大有市场,我认为原因有两个:

① 社交压力敏感是相当一部分用户的天性;

②一个人无论社交压力敏不敏感都希望有人理解。

但不可否认的是,基于生理动因的社交产品的变现能力要远超基于心理动因的社交产品。毕竟对于相当一部分用户而言,一旦理性思考能力被生理需求战胜,那就很容易变得“视金钱如粪土”了。

本文内容来自我两个多月空余时间里的调查研究,覆盖用户访谈、产品调研、书籍阅读、课程学习,经整理,我从吸引和价值交换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关于陌生人社交产品的见解和思考,由于文笔欠佳、思想不深,所谈可能零碎,不足之处,欢迎指正,感谢阅读。

作者:YUE,2021届计算机硕士在读,Deep Learning方向,曾做过策略产品、数据产品等PM实习。微信公众号:RE完美主义者。

本文由 @YUE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