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张亚勤:从百度“云生态”透视AI“未来观”

发布时间:2018-09-19 14:09:43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经济观察报
导读:张亚勤四年前加入百度,出任百度总裁。先后分管过除搜索外的几乎所有业务部门。目前,是百度集团高管中见高管最多的人。但这并不妨碍他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始终关注基础研究领域的技术孵化。 2017,张亚勤总结了ABC战略ABC(AI人工智能 BigData大数据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张亚勤四年前加入百度,出任百度总裁。先后分管过除搜索外的几乎所有业务部门。目前,是百度集团高管中见高管最多的人。但这并不妨碍他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始终关注基础研究领域的技术孵化。

2017,张亚勤总结了ABC战略ABC(AI人工智能 BigData大数据 CloudComputing云计算)。希望通过三者深度融合,让百度云实现了从工具应用到能力架构的演进。

彼时,百度正在进行面向AI的转型。让业务从传统的搜索和内容集中到“云”、“设备”和“平台服务”上来。

面向AI的战略转型,将使得硬件、云和服务融合为一体。百度的机会在于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应用场景优势。而随着产业应用的成熟,以及用户对真正“智能”的渴求,算力和深度学习算法本身的局限性正显露出来。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跋所言,“对于AI企业而言,对业务的探索和用恰当的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才是首当其冲的。”

而身处BAT巨头角力的竞争缝隙,百度的战略转型将面对的就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核心竞争力的重塑。百度首先选择的AI着力点在对话式人工智能市场和自动驾驶领域。这些业务,将帮助转型过程中百度,实现价值链的重新整合以及生态系统的重塑。

某种程度上,搭载了百度Apollo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系统的全球首款L4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量产下线;以及百度与戴姆勒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合作都印证了这一战略目标。

技术的渐变是可以预测的,但团队合作模式的改变却无法预测。很显然,转型并不容易。在判断百度是否仍有“前途”这样复杂问题的时候,不仅需要极高程度的“远见”,也需要极大的“勇气”。而在陆奇离开之后,似乎变得更难。

但这并未影响张亚勤和百度的基础研究团队继续将着眼点聚焦在为云、智能家居、物联网和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技术储备。最终服务于百度的AI新赛道和新业务。

来自百度的内部资料显示,百度自研芯片的目的,不仅要通过差异化的技术壁垒,赋能和加强百度AI生态(如paddlepaddle, ABC,Apollo和DuerOS);优化供应结构,保障自身供应安全,更重要的是实现生态圈赋能。百度预计,到2022年,云端芯片和无人车芯片市场内外部AI芯片用量可达70万。

在上海举行的百度云智峰会上。百度云方面表示,相比2017年,百度云用户数增长3倍,合作伙伴增长3倍,营收增长4倍,流量增长5倍。

张亚勤表示,“当下已全面进入物理世界数字化、AI as a Service、新型体系架构等为特点的Cloud 2.0时代。”为此,演进中的百度云已进入3.0阶段。这其中的核心是将AI应用通过场景落地;将大数据管理变得安全的;并在云计算技术上保持领先。

基于ABC技术栈,百度云发布ABC Fdata金融数据库一体机、中文智能客服平台、机器人平台ABC Robot和国内首个一站式AI开发平台Infinite,同时通过覆盖金融、零售、制造、交通、机器人、农业等多个行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企业级市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这不仅是百度云ABC内涵的拓展和技术能力的迭代,也是百度在全新市场获得的阶段性成功。2018年8月1日发布的截至6月30日的2018财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也显示,百度第二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260亿元(约合39.3亿美元),同比增长32%;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4亿元(约合9.67亿美元),同比增长45%。预示了AI技术对百度收入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如今,作为极少数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商业领域探索的科学家之一,张亚勤的工作不仅是通过高度业务驱动的基础研究团队,让AI战略落地,让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成为科技产业的助推力。更是带领团队,实现百度对AI的理想化追求,完成历史上的最重要一次转型。

独家访谈:

沈建缘:外部对百度的看法,哪些你认为是非常准确的,哪些是有偏颇的?

张亚勤:第一点,我认为现在百度的战略定位是相当清晰的。包括夯实移动基础,引领AI时代——AI是我们未来的技术核心。

之前,百度的优势体现在音乐、文学,视频比较全面。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优势似乎都削弱了,唯一在内容方面我们还处于业界领先。但是这个其实远远不够,没有制空权,所以说,在移动时代,外界来看百度是落后了,走的没那么快,这也有产业转型的原因,加上我们自己没有很好的执行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百度,所有企业在转型当中都是很痛苦。但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多年的技术积累,从两年前2016年的百度世界大会开始,我们已经开始布局“百度大脑”和“云”。2016年下半年开始,百度的战略开始变得比较清晰。现在整体的战略没有大的变化,但执行的幅度更大了。

其次,百度首先是一家高科技的企业。但不管技术,研究还是业务,百度同时也是负责任的,有担当的,引领未来的企业。我们的新业务、新技术,包括自己研发芯片和量子计算,都是面向未来的技术。

沈建缘:到现在为止基础研究方面,布局完整了没有?

张亚勤:布局并不算太完整,但是我认为大框架有了,够用了。目前的算法,深度学习,到了一个瓶颈了,再往前面发展的话,需要一些突破。目前更多的是大数据上的模式分类和模式识别,任务定的越清楚,数据越多,规则越清晰,越容易。其实它并不是人类的智能,比如现在讲的视频语义理解,其实还是一个模式,模式分类、模式识别,达到上一层的话,我认为会更有用。人的大脑可以进一步理解加速,现在机器学习也在帮助人了解大脑,很多模型、验证,也会对生物学、对研究大脑有正面影响。另外一个方面是对大脑了解更多之后如何运用到算法上,这块比较少,生物方面的人脑科学的进展更快用上来。

比如说量子计算,百度现在处于早期布局阶段,已经开始组建团队了。但至少五年之内能不能商业,但是一旦发生后,对产业和公司,会有大的颠覆。这个领域我们现在主要做应用、算法、架构,我们并不做量子计算机。我们更多的是与合作伙伴合作,主要做计算,也会有加密和通讯。未来哪个更有价值和希望,我们就会大幅度投在那个行业,当前以探索为主。

沈建缘:怎么评估这几块业务?尤其是芯片,百度要在这个市场当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张亚勤:我讲的量子计算一定是长远发展的,芯片这个东西反而没那么远,芯片方面,我们研究了七年左右,刚开始研发芯片的初衷是为了搜索业务,为了推荐、语音识别、图象识别服务。去年十月份我们推出了SPU,其实是SPG的加速器。我们现在做的昆仑芯片,是因为CPU、GPU、IPG的速度跟不上需求。比如自动驾驶会产生大数量的计算,所以我们需要打造为我们自己服务的芯片。我们如果买架构,速度太慢,而且没办法优化自己不同的应用,所以我们自己已经做出了芯片,马上就用在产品里面。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