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IDCC2020】圆桌对话:技术定义IDC

发布时间:2020-12-13 09:50:11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2020年12月8日-10日,第十五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召开。作为数据中心云计算产业内知名的盛会以及IDC企业、电信运营商、互联网、金融、政府和厂商等产业上下游的高效沟通平台,与会嘉宾包括政府领导,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数千人。在

第二方面从资源角度考虑,我们公司一直特别注重对水资源的保护,包括水资源的应用情况,我们一直都特别关注的,而且我们对欧美方面的需求也了解非常清楚。美国水价比较高,因为数据中心用水量也比较大,它的数据中心是我们的三倍以上,在美国部分州的水价达到80块钱一吨,这会带来很大的概念上变化,因为水资源的成本会达到电费的很高的部分。

当有了液冷和新的方案出现时,PUE降到1.2,甚至1.1以下的时候,耗电量逐渐下降,电费就更便宜,微量资源的成本会出现很大变化。水资源的匮乏也出现了苗头,当地的水资源不足以支撑那么大的数据中心用量,未来会有很大的矛盾点,我们的方案也是一直在考虑这样的问题。

第三点,从规划角度,从全局的利益看,现在说液冷特别火,实际上液冷影响的并不只有空调部分,影响更多的是IT部分,可以减少15%到20%的风扇功耗,从变压器、开关到UPS一系列可以减少,还可以带来供配电系统运维的下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但是它对于建筑的成本加高,建在偏远中心,这又涉及到土地的考虑,数据中心越来越成为耦合的整体,我们需要考虑这么多的问题。

第二个从产品角度,我们坚持以可靠性为出发点,数据中心只要宕机了,它的业务价值就没有了,只有保证连续在线的数据中心的稳定才能够实现数据中心真正的价值,我们的产品首要出发点是可靠,其次才是能效的提升,我们不会过度的追求很多极端的解决方案。第三从服务角度考虑技术,数据中心运维方面未来存在海量的运维需求,怎么样实现自动化的运维?自诊断,自服务,自学习,这些技术的组成可以很好的帮助IDC成长。

主持人:非常感谢严总,在电力资源之外又补充了水资源的前提条件,开发了话题的延展性。下面请郭总。

郭逸昕:其实这方面我真不是专家,我们是可视化为主,杜总提的特别好,我之前做运维的时候也遇到过,想要发展云计算,但是机房是09年设计建设的,改的时候发现电不够,怎么办?退而求其次,有两个机房的IT设备已经不跑了,从以前1.8到1点几,在北京的周边遇到的问题更多,好多IDC的小伙伴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我后来发现时代变了,数据要求的更多了,单机柜的功率要求更高了,这个时候发现电又涨不上去,等于我投了一大笔钱,但是可能只能实现一小部分,没有达到我自己预期的百分百目标。我想问严总和吴总,他们基于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吴成斌:我非常赞同严瀚总刚才说的不确定性的问题,这个确实是难以预测。我们自己建设自己使用的数据中心的时候要确定这个机柜功率都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的公有云业务可以说是相对来说自己的需求应该有一定的可控性,但是我们去找需求部门,也就是公有云业务部门了解它们需求的时候,它们也很难说出对未来几年功率的需求,我们更没有办法预测托管客户未来几年的需求,是4.4千瓦还是6.6千瓦。我们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可能需要非常注重灵活性,这个需求时刻在变,我们需要适应这个需求。

另外一点,我想分享的供配电专业是一个非常传统,非常古老的专业,在其它的建筑类型里面,它几乎在几十年里面都没有什么变化,而数据中心的供配电日新月异,近几年出现了非常多的新技术、新架构,包括高压直流、智能PDU,还有2N架构、RR架构,这种真的是技术的更新是其它建筑类型远远不能比拟的,所以说这也是我们技术定义IDC非常重要的体现。其它的也有经济性和审美需求驱动的,比如以前办公楼建十层,现在建几十层,上百层,不是技术发生了变化,而是经济条件更好了,我们可以建的更高。以前外立面做瓷砖,现在做玻璃幕墙。数据中心技术迭代特别快,技术的变革导致了数据中心形态的变化。这是我的分享。

主持人:谢谢各位嘉宾,关于电力我们建一个数据中心把总的电量规划好,设计好,然后通过供电公司谈好之后,我们拿下政府的能耗指标审批之后,这仅仅是电力的第一步,第二步在自有的园区里面、数据中心里面根据用户的需求这两年变化太快,也无法预测,电力结构在数据中心内部怎么弹性管理目前还是比较大的困难。我们通过非技术的办法已经没办法改变了,一定要通过新型的技术办法,这种办法到目前还不够成熟,但是我们已经认定投入非技术的办法改变不了,大家通过很多血的教训都没办法改善,都有很大的损失。

我们期望电力的弹性架构技术能够有新的发展,促进我们数据中心的布局,内部的电力布局能够适应用户快速增长的电力要求。

我们谈一下第二个阶段,我们把电弄好了,要建数据中心有两种建设方式,一种是现场工程的建设方式,一种是新型的比较热的预制化建设,刚才谈到了核心的解决现场工程的质量和协调问题。这些在建设过程当中还有没有技术方面的实践?或者技术上的新升级?能够让我们的观众朋友,让大家对这个有所了解或者有所认知。有孚、Vertiv、优刻得这方面实践经验更多一些,三位老总主讲一下,其他两位嘉宾愿意分享也欢迎。

杜远:刚才主持人说的的确是,就在现在,就在昨天,甚至在今天,我们现场的工程还在继续,我们的确有在建机房紧锣密鼓的施工,也是由于前半年疫情的延误把应该交付的项目拖延到了下半年或者明年初。现在的机房建设跟前些年比起来,的确预制化的工作越来越多,有很多相关节能技术、节电技术、节水技术,这些技术在设计阶段和设备出厂阶段其实都已经把技术难关攻克掉了,更多在原理和制造阶段就已经攻克掉了,到了现场更多是搬运、组装,这些是这部分工作。

从原理,有孚的数据中心在座的去过的人不是很多,像我们的水冷机组全部在顶层,露天的,我们的基础设施会放在机房内某一层,哪一层呢?不一定,一般会选择层高最矮的一层,因为基础设施对层高的要求比真正的机柜的空间要低的。然后尽量选择靠中间的一层,比较省电缆,电缆很贵。咱们觉得你要放在一层,我到五层的电缆长,到二层就短了,放在三层到两边都是取中,总数应该差不多吧,是差不多,差一两千万成本,从机房的建设来讲数字不是很大,但都是真金白银。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