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百科 > 正文

知识付费:找对人、不贪大、活下来

发布时间:2019-12-14 11:18:41 所属栏目:站长百科 来源:站长网
导读:(讯)知识付费是新瓶装旧酒吗 知识付费这个词从4年前开始流行。回溯历史,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无论是读书还是看杂志,知识都是付费的。免费的知识来源除了公共图书的借阅之外,还有10年前门户互联网的大行其道,互联网精神就是免费精神。 刚有互联网的时候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讯)知识付费是新瓶装旧酒吗

知识付费这个词从4年前开始流行。回溯历史,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无论是读书还是看杂志,知识都是付费的。免费的知识来源除了公共图书的借阅之外,还有10年前门户互联网的大行其道,互联网精神就是免费精神。

刚有互联网的时候,在各种论坛上你如果说互联网要探索收费模式,那一定是耻辱,会被踢出“群聊”。所以那个时代成就了一批承载各种各样知识的门户网站。

现在又谈知识付费了。知识付费是什么?其实是新瓶装旧酒,其本质是音像出版物。10年前,每个出版社都会成立一个音像出版社,当时音像出版社分为三类:第一个类别是教育;第二个类别是娱乐流行,包括音乐CD、MTV和DVD;第三类是文化百科,纪录片也被分在文化百科里。这其中有声音、有图像,现在只是介质变了。

在互联网上这三类都存在。比如教育,这么多年的在线教育,你能想到的各种门类和形式都有相应的公司在做,而且是巨大的竞争,排名前十的网站每家都得烧10亿元以上。而因为连续亏损,教育类现在已经“知识付费”了。

娱乐流行就更不用说了,以广告为主,爱奇艺、酷狗、腾讯的介质早就转为互联网。尤其是早期MP3大行其道的时候,某网站有一个维权组织申讨维权,找到了我的师弟。我师弟说,你这么大的公司(十几年前),就为这2500万元人民币的广告销售额不值,你能不能把MP3频道关了?他说不行,这不是销售额的问题,而是它占我25%的流量来源。

第三类是文化百科,把DVD、CD转化成互联网知识。知识付费有别于流行娱乐。流行娱乐有做广告的机会,做广告的人明白其中流量有多大;知识付费中植入广告至少在十几年前不可想象。就像流行杂志有广告机会,专业杂志也有广告机会,但是图书就没有广告机会。

4年前开始,知识付费开始大行其道,喜马拉雅的投资人说,知识付费覆盖的用户人数达到5亿。我比较怀疑这个数据,因为互联网人口一共就七八亿,但我认为9000万是真实存在的。

去年一个15分钟一小节,总共10至60小节的课程卖100万份是可能的,卖20万份则很常见,这是不是昙花一现?今年的行情给出了答案:整个行业下滑了四成,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开始从真实需求出发。人心在转变。

4年前我跟出版界的大佬们一起喝酒,他们感触很深,中国台湾4年前比5年前的纸书出版物下降了三成半。一个产业下降三成半,你不能片面地断定是因为现在人们不读书了,而是获得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内容产生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二是屏幕阅读时代的来临令人措手不及。

我对屏幕的理解不一样。我理解的屏读是知识付费的屏读,或者是镜头语言和音效不丰富的屏读。因为镜头语言和音效语言一旦丰富,获取知识的过程就会变得支离破碎,用户完全被操纵。“三分钟一小高潮,七分钟一大高潮”,当知识付费变成了看电视一般的消遣,其意义实质上已经变味了。

术业有专攻是内容产业的规律,谁不信这个规律,就会碰得头破血流。

三年过去,知识付费回归到内容产业的规律。内容产业的规律是什么?

第一个规律:大资本不可能靠钱砸成事儿。央视都制播分离了,当年阿里却坚持做自制剧,等优酷、爱奇艺、腾讯都开始做自制剧的时候,一集的成本变成了100万元,演员价格也都哄抬了,阿里作为数据分发平台为什么要进军上游?

当然,有一种可以往上游走,即“快餐文化”。就像火锅能够迅速开连锁一样,它对厨师依赖小、可标准化。可假如都去做“文化快餐”,“文化快餐”也就无利可图了,所以从数据平台走到内容不是大资本文化擅长的。

第二个规律:知识创新、内容产业创新其本身创造了规律,术业有专攻,便很难跨类。20年前英国最大的法律出版总裁,也是中国出版协会主席,他管理的出版社年销售额达26亿英镑。他写了一篇文章《什么是出版》,我记住了一句话:出物理书的跟出小说的根本不是一个行当,听起来都是印刷出版物,都有校对科和编辑部,但你让做小说出版的去做人文社科,结局一定是失败。

现在知识付费行业的逻辑是有问题的,一说知识付费就把能想到的名人都找来,预付100万元,录100节课,想讲什么就讲什么,15分钟一小节,每3分钟语气就得变,同时提一个问题。不这么讲不行,订阅量上不去。这难道不是糟蹋知识付费吗?术业有专攻是内容产业的规律,谁不信这个规律,谁就会碰得头破血流。

第三个规律:适合创业。我在创办当当网之前做的是出版,1992年下海的时候,北大毕业生还是稀缺资源,加上懂一点英文,能和外国人交流,我们开始当编委会和主编。外国人给编委会一点活动经费,我们给他组织选题、找译者。那时候都是后付费,创意是第一位的。当年我发现了“心灵鸡汤”系列丛书,我称其为“你我他”丛书。创业第一年,公司就靠我们的组织创意和独特发现滚动了起来。

第四个规律:有天花板。内容行业很难做成巨大的帝国,如果是帝国那也是资本纽带,一定是各自单打独斗,所以对内容的投资价值有疑问也是对的。

20年过去,年轻时跟我们一块玩的朋友,做得最好的出版商一年大概也就三五亿元的销售额。美国的兰登书屋、麦克洛希尔我都去过,跟他们的总裁也都见过面,单独一个出版社的市值跟好多公司都没法比,所以内容产业有天花板。

第五个规律:这个行业一年到头开会,所以某种程度上讲,失败率和风险率并不高,活着很容易,但活得不是那么好。优秀的策划编辑容易跳槽,或者单独成立工作室。这是内容产业的创作规律。

知识付费行业有哪些弊端

第一,创新力不足,所以我认为没创新,宁可不创业。市场有没有潜力?必然是有的。去年我认识了李柘远,他是《不如去闯》的作者,哈佛MBA,之前是耶鲁的优秀毕业生,在高盛工作了两年,又在创业公司工作了一年,出书后成为国民学长和国民学霸。书做得很好,卖了10万册,受众主要是父母,打造学霸人设。他做了一个课程,收费199元,半年就有1000万元的销售额。

余秋雨也是个样例,他在知识付费平台讲中国文化必修课,上线以后分到他手里五百多万元,相当于60万册图书的版税。可见用户多么饥渴。

可今年无论你上什么课,价格一律腰斩。为什么?这就是我前面说的,“签名人”不是内容产业的规律。没有编辑环节的过滤,更没有编辑环节和作者打磨的提纲讲稿,只有迅速膨胀,知识付费一定会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

第二,知识付费劣币驱逐良币。《中国名著四十部解读》你认为应该定价多少?山东一家知识付费企业定价是9.9元,一个名人都没有,40部加起来9.9元,在三四线城市通过小额渠道分销,订阅量达到一百多万份。这样的解读往往很荒谬,行业发展太快,人才却没来得及进来。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