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移动互联 > 正文

对话OPPO创始人陈明永:边界探索与下一个十年

发布时间:2019-12-18 18:27:09 所属栏目:移动互联 来源:第一财经 举报
导读:(原标题:对话OPPO创始人陈明永:边界探索与下一个十年) 文/李娜 身着淡蓝色衬衫,外加一件薄毛衣,严肃而纤瘦的面颊,容易给初次见面的人一种距离感,但交谈起来,话题百无禁忌。 这是陈明永给笔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虽然没有刻意保持神秘,外界对于眼前

在民营资本空前繁荣的1999年,打造出众多“明星”产品的段永平名声大噪,为了让业务得到持续性的发展,他将自己一手创立的步步高改制,一分为三,三块业务股权独立、互无从属,而他选择少量占股,绝对放权。那时候刚满30岁的陈明永开始主掌三块业务中的一块,主打VCD、DVD、MP3,也为后来“孕育”OPPO埋下了种子。

在谈起这段经历时,陈明永说,“其实我跟老段在一起的时候,常唱一些反调,说一些不一样的观点,他有他的特点,我有我的特点。但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属于同道中人。”

从DVD到智能手机

2006年,小米的创办人雷军还在专心当着自己的投资人,华为消费者业务的负责人余承东则在欧洲市场为无线产品线和对手“搏杀”。与此同时,在国内的电子市场上,金钱和财富的故事已接连登场。

从土丘荒地发展为中国电子的第一街,山寨手机商人们敏锐的嗅觉,让深圳华强北一度成为全国炙手可热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在这条不足千米的街道上,据称诞生过上百个“1米柜台”的亿万富翁。

但在山寨盛行的那些年,想要在市场上找到一款真正“好用”的国产手机并不容易,品牌意识尚未觉醒的国产手机厂商,依然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打转。“那种工艺,那种质量,就算白送给我,我也不想用。”有一天,陈明永在华强北花了5个小时,也没有找到一个喜欢的手机产品。

当然,踏访华强北并非真的要去买手机,而是为了观察市场,因为当时的陈明永已经开始酝酿一次转向。

2005年,碟机市场的天花板初现,而OPPO推出的X9MP3虽然被称为“国产MP3的里程碑之作”,但他隐约觉得,更大的市场正在形成。

“我刚好经历这个过程,我们第一次决定做手机的时候,代理商大会是在东莞开,老板说我们要做好亏三年的准备,然后工厂准备亏2个亿,争取三年以空间换时间,用亏损换取OPPO做产品能力的时间,以及整个团队成熟的时间。”OPPO市场培训部的肖佩磊表示。由于代理商们十分信任老板,对这个决定没有异议。

肖佩磊提到的一个细节是,代理商与OPPO的合作模式,采用的一直是现款现货,所以OPPO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没有银行欠款。但对于代理商提前打款的钱,陈明永的理念是,“我不占你便宜,放公司账上的钱,我也给你利息。”回到公司的文化,肖佩磊说,这就是本分,不赚别人便宜,不赚客户的便宜。

某种程度上,DVD时代建立起来的坚实的渠道信任和充沛的资金,让OPPO的研发团队有了更多的准备时间。

2007年5月,OPPO刚刚切入功能机的时候,台湾芯片厂商联发科MTK的Turn-Key方案成为了首选,它解决了当时手机系统的稳定性和交互问题,但当接连完成了两款产品的“练手”后,OPPO的工程师却兴奋不起来。

因为大家发现,所有采用联发科方案设计的手机,开机铃声、Logo、壁纸、游戏和音乐全部都是一样的,因为这个问题,当时内部吵开了锅,团队里更多的声音认为,想要在技术上改动很难,因为联发科是“打包”交付的,行业里都是这么用。

就这样僵持了一个月,当时的一位技术负责人无法说服自己继续,提出大家一起去华强北市场上看看。就这样,OPPO的软件研发团队从华强北的明通大楼走到远望大厦,一个个柜台,上百台机器的去摸,去体验,结果发现开机声音都是一模一样的,不管什么品牌,都毫无二致。

这一次,团队再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必须改。

OPPO在2007年中旬做了个内部立项,叫“去MTK化”,集合所有的资源,改铃声、改壁纸、改内置预装。“我们其实可以改很多东西,这个就是我们今天互联网业务最重要的一个铺垫。”上述负责人说。

为了做出不同的东西,陈明永当时成立的第一个部门就是用户体验部,短信、电话本,OPPO做了很多基础的体验工作。“从成立团队,到第一款手机上市经过了一年多,金属面板,香槟色,A103出来之后销量突破了100万,而那时候,10万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数字了。”OPPO 副总裁、当时在制造工程部任职的刘波说。

OPPO“笑脸手机”A103

OPPO“笑脸手机”A103

而肖佩磊表示,“事后回过头看,其实代理商也没有亏钱,工厂本来预算要亏2个亿,但后来第二年就开始赚钱了。”

“OPPO对代理商的投入说到一定会做到。即便市场不好的时候,也不会要代理商扛着亏损,OPPO会和他们一起共担风险。另外,OPPO内部有个蓄水池的理念,赚到的钱会不断的补足每个基本面的短板,不断牵引公司在整体实力上得到进一步提升。”肖佩磊说。

“不做什么才是智慧”

进入手机行业之后的几年,OPPO一直维持着这种对产品“较劲”的态度,在其他厂商发布“机海”战术的时候,OPPO采取的是“英雄产品战略”,要求做出来的产品一定要非常惊艳,所以OPPO选择一年只开发10款左右产品,同时间开发的产品最多不超过三款。

“少就是多,其实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刘波说,即便是第一次做功能机,陈明永选择的也是全球顶尖的供应链体系,至少是排名前三的供应商。

而不少供应链的负责人,从DVD时代就与OPPO保持着互动关系。“在有绩效考核压力的情况下,为什么一款产品MTK愿意合作15个月以上,是因为之前的很多积累,他们觉得和OPPO做生意很安全。”刘波说。

但也许是起步过于顺利,或者是太想证明自己的实力。2011年,在功能机转智能机的时候,OPPO的第一款智能机产品避开了iPhone的直板造型,特意选择了滑盖设计,机身厚度达16.6毫米、重近200克,结果是销量没有达到预期。在内部,甚至出现了质疑的声音,批评OPPO的研发团队“既没有勇气也没有实力。”

对于这样的声音,研发团队炸了,纷纷请战,不服气,但事后的产品检讨时,负责人总结出了几个手机的核心痛点问题,轻薄、科技感以及质感,从首款产品的设计来看,确实没有触及到用户痛点。

当时,虽然内部也有对滑盖产品的反对声音,但并没有很好的放大,这个问题让陈明永意识到,智能手机的开发,在管理、沟通上需要更加先进的管理模式,必须让各个层面的人都要思考如何做好产品。

随即,OPPO引进IBM进行研发流程开始的组织架构变革,这次改革被OPPO称之为“松土”,主要围绕两条线,一条线是技术能力线,另一条是项目管理线。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