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百科 > 正文

一个中国投资人眼中的印度生鲜杂货电商

发布时间:2019-08-14 10:18:43 所属栏目:站长百科 来源:墨腾创投
导读:导语:印度生鲜杂货市场是我深入研究的一个领域,我将把自己的所见所得,以及一些思考分享给大家。也欢迎对印度感兴趣、也有一些深入见解的小伙伴交流、批评指正。 本文作者是创新工场的阮飞和刘骞。阮飞在创新工场五年多时间,目前主要负责创新工场出海方

中国曾经也经历过类似的鲜奶配送阶段,但跟我在印度看到的有以下不同:其一是对于中国人来说,牛奶并非必须品,而是补充品,事实上中国人90%以上的基因有乳糖不耐受基因;其二中国曾经的鲜奶配送体系是有品牌方主导,并且很快进入了巴氏奶和常温奶时代;第三是在那个日配年代并没有互联网电商。基于以上原因印度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高频、低客单价的日配生鲜电商项目。

特点:

日配高频(月复购15~22次)

Pre-pay

客单价低(50~200卢比);

Sku少:以牛奶为主,通过高频刚需的牛奶品类代售其他产品,扩充至多几百SKU;

一天一次,凌晨配送。

3、渠道和供应链整合(包含垂直品类电商、产品渠道品牌、B2B供应链等)

因为前文提到了印度的线下零售是以Kirana为主导的零散零售业态,一方面商品流转中间供应链层级多,终端售价较高,另一方面,零散的Kirana因为单店销量有限,所以sku数量少,在生鲜特别是肉类和海鲜领域,产品品质不尽人意,这也就给了终端进行供应链整合的机会。

印度有一系列缩短中间供应链层级的项目,不管是独立做垂直品类的整合做产品或者渠道品牌,还是给Kirana赋能,扩充小B商品种类或者提升商品流转效率,这个领域创业项目较多。

此外,印度的供应链升级受制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诸如道路交通、冷链物流的能力需要较长时间的发展,但是针对特定城市(一线城市)的特定人群(头部中产阶级)品质升级是一件刚需的事情。

在印度,如果你去过几家卖肉的Kirana,看到肉是怎么被销售的,可能你连餐馆的肉都不想吃了。欣喜的是,在印度,已经看到有类似中国“钱大妈”的专营连锁店在提供品质更好的产品。

21.jpg

4、跟国内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与国内线上生鲜杂货电商一样,定用户定位来看,印度生鲜杂货线上产品和核心战场在Tier1城市以及少量Tier2城市。主要覆盖的还是印度头部人群,一方面是头部人群有着更多的生鲜杂货消费(头部20%人群有着市场接近50%的消费总量),另一方面,获客、互联网渗透率、支付以及物流在核心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更好,更容易做出订单密度,而区域订单密度是大多数线上生鲜杂货项目的核心指标之一。

与国内环境不同的情况是,印度人力成本较为便宜,从我调研访谈的结果来看,印度自备摩托车的快递员预期时薪为1~1.2美元,普通送货员时薪在0.8美元,一个工厂分拣人员包食宿每月工资只需要1000元人民币。这与中国当前水平有至少一倍的差距。这也就导致了,在同样订单密度的情况下,印度生鲜杂货电商可以有较少的履约成本,从而承受更低的客单价。

所以在特定需求和经济模型下,印度是有可能做出一个1~2美元客单价送货上门并且有正向Contribution Margin的平台型电商的,目前在中国还难以达到这个水平。

为什么看好,有什么机会?

1、为什么印度市场有机会?

一个故事:这次去印度,跟一个创业公司的VP聊天,他是Ola的早期员工,我问他,为什么你认为印度市场接下来几年有机会?他很兴奋的跟我说:”We have Modi and we have Trump”。

这里提到了两个我们之前很容易忽略的很重要的发展要素,连贯稳定的政治制度、开放的政府和优秀人才的持续引入。此外还有一些老生常谈的理由:人口红利、经济增速、互联网红利、消费改善Timing等等。这个问题,在之前一篇文章《印度的机会在哪里?》里面提到的更多。

2、为什么印度生鲜、杂货市场有机会?

增速快:即将成为人口第一大国,并且吃仍然是在当地居民最主要的消费栏目;

高效率取代低效率:市场大量小的Kirana仍然占有市场中的绝对份额,这部分每年市场份额的流失必然有新兴模式进行替代补充;

头部人群的消费、品质升级:与中国20年前相同,如何卖到放心肉、放心鱼仍然是印度当今社会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儿,此外印度的头部50M~100M的人群,消费力非常旺盛。

3、印度生鲜、杂货市场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

人口红利明显,吃是印度家庭消费最大支出;

印度大家庭模式,对于家庭做饭需求比较旺盛,生鲜电商较外卖更有需求;

印度一年四季气候温暖、降水量大,绝大部分地域可以一年两熟或者三熟,从源头端,印度的优质良田基础,并且即使印度国土面积不到中国三分之一,但是可耕种面积超过中国,耕种面积更是亚洲第一,达到1.6亿公顷;

无组织化的Kirana是当地主要供给业态,但是无组织化业态向有组织的转移趋势明显(每年释放超过1%的市场份额);

当地优质供给比较稀缺,缺少专营的生鲜连锁业态(类百果园、鲜丰水果等),也没有很好的本地生鲜品牌;

互联网覆盖区域广,渗透率提升快,移动支付相比非中国的其他国家普及率高;

人力成本便宜、最后一公里成本便宜。

劣势:

物流基础设施发展较慢,冷链运输能力基本为零;

人均GDP相对较小(2000美元),购买力比较有限;

政策相对偏贸易保护主义。

4、有什么机会?

基于日配的用户习惯的电商的机会;

中产阶级品质升级的品牌、渠道整合连锁化的机会;

缩短供应链的B2B机会;

下线城市的廉价供给的机会。

写在后面:关于投资印度

这一年,我深刻地认识到,想真的做好海外投资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一方面我们需要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结合所见所闻思考当地人需要什么。

另一方面,VC投资中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人的判断,但是对于印度local的判断就需要我们跳出自己的舒适区,用全新的眼光和思路去看待印度创业者。

与此同时还需要搭建一张基于印度当地的信息网络(包括当地的合作基金、FA、创业者以及中国出海的创投圈的人等)。

我个人将现在关注印度市场的国内VC大致分了四个阶段:

1、走马观花。

这类投资机构觉得国内的投资机会比较少,从而有出海的动力,或者有被投项目想做海外市场,从而对海外市场(含印度)感兴趣。

处于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感受印度市场是什么样的,随机性的逛、聊、思考现状的成因,并且对于是否进入这个市场,如何进入这个市场思考较多。目前不夸张的说,出海本身就是一个小圈子,并且大多数处于这个阶段。

2、和优秀的创业者交流,积累对印度创业者的感觉,同时积累印度local VC的人脉资源。

在经历了第一个阶段以后,如果还对印度市场有兴趣,在出海印度的中国创业者数量并不多的背景下,很快就会有一个是否需要关注local团队的抉择。

我个人理解印度市场与其他出海市场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印度市场的优秀人才供给足够充分,有大量接受过良好教育且具备英语沟通能力的创业者,并且有全世界每年毕业最多数量的STEM人才。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