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紧跟大数据时代步伐 不断提升司法公开质效

发布时间:2018-11-08 20:04:06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最高法站网
导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在欢呼大数据时代来临的时候,我们仍需正视信息互联给司法公开带来的挑战,思考如何运用互联网不断增强司法公开的质与效。相较以往,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庭审公开网、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

第五,司法公开丰富法学教育研究。司法公开为法学院校提供了生动的案例教材,让法学教育研究从书本走向实践,近年来实证法学在我国的繁荣兴盛就是最好佐证。很多知名法学院校培养法科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从理论到理论、从条文到条文的传统研究方法,更多的是鼓励学生搜集公开的裁判文书,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发现实践中的法律问题和社会现象,继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研究。司法公开为法学教育研究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加强了学术界与实务界之间的对话沟通与智慧碰撞,也让法经济学、法社会学等交叉学科找到了与法学的全新结合点。

第六,司法公开助力司法改革。从近年来全国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整体态势看,一些地方确实存在“案多人少”矛盾,法官与法官之间、法院与法院之间存在“忙闲不均”现象。一个法官在一定周期究竟应该办多少案件?一个法院究竟应该配置多少法官员额?一个审判团队究竟应该配置多少审判辅助人员?都需要靠数据来说话。在过去的2017年,中国法院的法官员额制改革全面完成,全国法院共遴选产生12万余名员额法官。面对全国法院新收案件持续高速增长的严峻态势,如何构建法官业绩评价体系,在各级法院内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正确导向和良好氛围,是一个极为迫切且现实的问题。目前,全国已有多家高院制定了适用于本辖区三级法院的案件权重测算法,作为法官业绩评价和员额动态调整的辅助手段,而配置权重系数所依据的,正是大量公开或者半公开的司法过程性数据。只有数据的客观、直观,由此构建的评价体系才能够具有说服力,由此得到的评价结果才能获得广大干警的认同。

三、砥砺前行: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

新时期,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工作所处的外部条件发生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一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法院必须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人民法院工作发展不平衡、保障群众权益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立足审判职能、创新为民措施,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二是,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已经进入综合配套、纵深推进的新阶段,“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要求逐渐落地生根。如何既做到维护这一司法改革的重要成果,又要做到“放权到位、监督有效”?这就需要人民法院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建立健全与新型审判权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审判监督管理体系,规范司法行为、改进司法作风、统一裁判尺度、科学配置资源、提升审判质效。

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大数据产业正在成为新的国家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硬实力。我国相继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人民法院当然不能置身事外。经过几年的发展,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智慧法院初步建成,“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人民法院工作深度融合,为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司法公开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不足,与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要求、新期待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人民法院应当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把握机遇,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坚定不移地深化司法公开,落实全面公开原则,探索司法公开新途径,促进高效公正廉洁司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

裁判文书公开方面:严格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要求,确保裁判文书依法全面及时公开;进一步强化审判程序性诉讼文书自动生成、裁判文书智能纠错、隐名处理等软件系统的普遍、强制应用;建立完善裁判文书质量管控长效机制,完善文书各环节校核工作的责任制,不断提升法官裁判文书制作水平,坚决杜绝裁判文书“带病用印”“带病送达”“带病上网”等现象。

庭审公开方面:不断加大庭审公开工作力度,聚焦关乎社会生活、民生领域的重点案件;综合运用网络直播、视频录播、图文直播等方式,扩大庭审公开覆盖面,确保庭审公开工作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妥善处理公众知情权与公民隐私权之间的关系,运用延时传输、图文直播、音像处理等技术手段,依法保障当事人、证人的个人信息安全。

审判流程信息公开方面:准确把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规定》,确保自9月1日起,除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外,所有新收案件的审判流程信息均应全面、及时、准确地向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公开;加强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建设,用足用好全国统一的电子送达系统,推动诉讼文书多渠道送达,切实解决中基层法院“送达难”问题,提高审判效率,节约司法资源,方便群众诉讼。

经过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五年来的辛勤付出,司法公开正经历由数量向质量、生产向应用、自发向标准、分散向集中、被动向主动等多个方位的历史性转型。更为重要的是,人民法院的司法公开开创了一个以互联网为媒介、政府为主导、全民可共享的数据开放新模式,为我国其他领域的数据开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有益范本。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既要反对大数据“无用论”,也必须警惕大数据“万能论”。一方面,人民法院亟待解决司法大数据存在的结构不完整、覆盖不全面、质量不理想等诸多难题,重点提升及时、准确生产大数据能力,剔除无效、被污染数据,改善数据置信度、夯实数据基础;另一方面,司法大数据也好,法律人工智能也好,首先还要尊重司法规律、尊重法官主体地位,辅助办案人员依法、规范、充分、有效地行使审判权。良性司法,彰显的是一个国家的法治文明和人文关怀,这是现阶段任何算法和技术都难以替代的。

期望通过全国法院干警锐意改革、攻坚克难、全面推进新时期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工作,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明天更加美好,中国法治的明天更加美好!

相关阅读: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挂牌

大数据应用发展史:从搜索引擎到人工智能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