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核心网 (https://www.hxwgx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1998年,美国科技帝国的权力开始转换

发布时间:2018-11-25 14:55:02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公众号V星人(vxingren
导读:原标题:1998年,美国科技帝国的权力开始转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公众号V星人(vxingren),作者:刚刚,钛媒体经授权转载。 2018年11月上旬的一天,比尔·盖茨站在中国北京的一个讲台前,手里举着一罐人类的粪便。 10年前,比尔盖茨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原标题:1998年,美国科技帝国的权力开始转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公众号V星人(vxingren),作者:刚刚,钛媒体经授权转载。

2018年11月上旬的一天,比尔·盖茨站在中国北京的一个讲台前,手里举着一罐人类的粪便。

10年前,比尔盖茨正式宣布退休,离开了他一手缔造的微软。实际上,自打20年前的1998年,这位著名的前世界首富就开始着手退出他的帝国。

退休后的盖茨并没有闲着,相反,他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一项看起来更为崇高却困难的事业:他曾经发誓要让每个家庭的桌子上有一台电脑,如今他的愿望是要努力消除人类的疾病和贫困。

他手里的那罐粪便正是他如今的事业之一。处理不佳的人类粪便一直是疾病和贫困的根源之一,因此,厕所革命的意义绝不亚于Windows界面系统对个人电脑的改造。

当然,最擅长做生意的盖茨知道公益的弱点,所以,即便再低调的他,也知道注意利用各种媒体和社交渠道,去推销自己的愿景、使命以及价值观,而在北京的讲台前,他也仍像一位CEO一样,不断提示大家这项事业的无限商机:修建新厕所,这是一个每年价值60亿元的生意。

天蝎座的比尔·盖茨刚刚度过自己的63岁生日,和前几年相比,他后脑勺上的头发更少了,皱纹更多了,驼背似乎也比以前更厉害。

但现在的盖茨,无论走路还是演讲,看上去都十分的轻松。微软这几年咸鱼翻身,业绩不错;他虽然宣布捐出自己的全部资产,但身家仍在增长,钱怎么花也花不完;他还会花时间读点书,每年雷打不动的给全世界人民开书单;当然,让他最感到轻松的或许在于,公益虽然也是生意,但和经营微软不同,他再也不用看股东脸色了,也不用为谁能超越自己而整日焦虑。

比尔·盖茨或许都忘记了20年前那个比尔·盖茨。

1998年年末的一天,《纽约客》的记者来到位于微软总部的盖茨办公室,他问这位如日中天企业的创始人,“你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

盖茨知道自己身处的行业有多么的凶险。 他不只一次的在公开场合告诉人们,快速变化的科技行业是多么的令人恐惧。

但一向争强好胜的他从来不会把太阳、甲骨文以及网景这些公司放在眼里,他刻意回避提及各种竞争对手,轻描淡写回答这位记者:“我担心的,是某个待在车库里的人正在设计出某种全新的东西。”

这个回答确实傲慢,但其中的焦虑也同样溢于言表,更为糟糕的是,他一语成谶。

邪恶帝国

在英语世界,邪恶帝国的本意是指那些科幻故事中的大反派。邪恶帝国通常拥有领先的技术,一个恶魔般的皇帝,而与邪恶帝国针锋相对的,则是各种由平民组成的地下抵抗组织。

1983年,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把这个词移植到政治领域,用以攻击当时西方世界的最大敌人——苏联。

当然,《星球大战》的银河帝国或许才是全世界最为家喻户晓的邪恶帝国。这个统治着银河系大部分地区的黑暗势力,它不仅以不公正的手段确立了“新秩序”,而且还创造出了能够消灭任何反对者的强大武器——死星。1975年,乔治·卢卡斯成立了自己的视觉设计公司,开始筹备《星战》系列电影的拍摄。

而巧合的是,同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成立了微软,开始他们在计算机软件世界的探险。

但这并非唯一的巧合,因为若干年之后,人们会认定现实中也出现了一个堪比银河帝国的邪恶势力极其领导者,而它正是比尔·盖茨和他领导下的微软。

微软的前期创业同样充满奋斗和苦涩,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这家和计算机行业齐头并进的企业早已在行业内站稳脚跟,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大哥。

Windows系统已经成为行业霸主,全世界95%的电脑上安装的都是微软系统。微软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有史以来最为庞大、最为赚钱的软件公司,而随着产品市场继续以15%以上速度的扩张,这家企业的未来似乎看不到尽头,它的市值已经超过了2500亿美金,雇员人数也开始迈向3万人。

盖茨也成为这一胜利的最大赢家之一。

自1995年起,微软的鼎盛与科技股的起飞,让他成了这个星球上最富有的人,而作为新兴科技的第一代表,他个人的声誉也在这时达到顶峰。与此同时,微软员工的个人财富也开始大幅增长,这让微软在变成一个如日中天的帝国的同时,也变成了一台巨大的造富机器。

但帝国也有自己的困扰。微软的股价已经很高了,但在20世纪末的市场狂欢之中,没有哪个人以此为然。股东和华尔街的投机者渴望微软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这令比尔·盖茨骑虎难下:即便他觉得很多目标已经难以持续实现,但他必须想尽办法保持微软继续行驶在快车道。

盖茨的策略很简单,那就是击败任何可能的威胁,并进行持续的扩张。

这一策略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首先,微软不会允许任何其他公司威胁到自己的软件主业,因此,当时的其他软件初创企业,要么乖乖被微软收购,要么就只能等待无情的打压。其次,对于任何基于Windows系统的重要产品创新,微软都要插上一脚,并企图以系统的捆绑或默认使用来促成自家产品的优先使用。

这些产品涉及从内容到工具的方方面面:当看到用户有邮件的需求,微软就收购了Hotmail;互联网的发展凸显出内容在未来的重要性,微软就开始做MSN,并且发誓要让它成为最好的互联网门户;当发明了浏览器的网景公司宣称浏览器将成为一切的时候,微软干脆将新推出的IE浏览器直接和系统绑定——微软对外的理由是,只有这样做,Windows才能实现完美的运行。

作为行业的老大,,微软原本可以摆出一副泽被天下的胸怀,展现其温情的一面,然而市场的需求与这家公司的侵略性基因,却最终让它以万物为刍狗。

而最为人诟病的是,微软在利用其垄断地位时实在太过于咄咄逼人,这让微软的联合创始人、早已退出微软公司的保罗·艾伦都看不下去,他奉劝盖茨,你现在都是领先的,没有必要处处“跟个刺头一样”。

但盖茨并不是艾伦,即便他自己的形象已经一落千丈,从天才和杰出的企业家变成了媒体眼中的一头食人大猩猩,他也绝不选择主动退让。微软无怨无悔的做起了大反派。

但这还不是最坏的结局。1997年底,因为将IE浏览器和Windows系统捆绑销售,微软遭到美国司法部的垄断指控。一年之后,反垄断案正式立案。这是一场扩日持久的跨世纪官司,尽管在二审过后,法庭驳回了将微软彻底肢解的初判,保住了盖茨和微软的颜面,但邪恶帝国的名声却并未因此消散。

盖茨身心俱疲,在跨入新千年伊始,这位桀骜不驯的创始人宣布退居二线。

纵观历史,凡称霸者,没有一个是能持久的。这也许是历史的规律,但显然与称霸者的心态和做法不无关系。

比尔·盖茨是一个天才,微软也的确强大,但霸者的错误在于将开疆拓土和强力打压视为维系繁荣的根本手段。但正如滚石乐队所唱到的,你不可能永远得到你想要的。

(编辑:核心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